第1章 :盼娃報恩來人間(1 / 2)

1章:盼娃報恩來人間

很久很久以前,浩瀚的東海邊上,有一座蜿蜒起伏的青山,名曰青龍山;青龍山的山腰,有一個水潭,因山名而定名為青龍潭。青龍潭周邊,綠樹環繞,山花伴影;水深見底,微波起伏;魚蝦暢遊,翠鳥陪伴;溪流潺潺,蜿蜒不斷;隨山勢下延,形成無數小水潭,水流直通大海。青龍山山下,地域平坦,土地肥沃,加之青龍潭水勢穿插,使得方圓百裏四季長青,日日如春;由此,人們看重了這方水土,紛紛聚集,安家落戶;時日不長,便形成了幾個村莊,莊名則以姓氏而定,分別為趙莊、姚莊、王莊、張莊、戚莊五個;因村莊相連,共同命名為青龍寨。寨內最大的村莊是戚莊,也是臨近青龍潭最近的村莊。

春風和煦,陽光普照。這日,從戚莊走出一名年輕少婦,隻見她衣裳縞素,梳妝淡雅;麵色蠟黃,眉目憔悴;盤雲發髻上係一白繩;上身穿一對襟綠花褂,下身著一白布裙,這身裝束,一看便知守孝之婦。她叫梅姑,年方三十八歲。一個月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孤苦伶仃的她,為了生計,不得不在重孝之日到青龍寨寨主戚國文家做奴仆。今天,她挎著一大提籃衣裳,沿著崎嶇的山路到青龍潭漿洗。

梅姑來到青龍潭,放下提籃,將衣裳一件件地放到水裏浸泡,然後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她對這個水潭再也熟悉不過了,這裏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都熟記於心。她不知道自己在這兒漿洗過多少衣裳,洗過多少青菜;特別是眼前一般浸在水裏,一般露在外邊的“搓衣板”石頭,已經讓她揉搓的光滑平整了。她抬手理了理前額的亂發,環顧了一下周圍的環境,歎了口氣,思緒又回到了丈夫臨終時的情景。丈夫躺在床上,氣若遊絲地拉著她的手道:“梅姑,與你在一起……活了大……半輩子,無所憾……事,隻是沒……留下一兒……半女,算是斷……了香火,要是有……個兒子多好,我死……也瞑目了……”。

“要是有個兒子多好。”梅姑喃喃自語:“要是有個兒子多好,我何嚐不想有個兒子呢?要是真有個兒子,如今也不感到孤單寂寞。”

“撲棱”一聲,將梅姑的思緒拉回現實之中。她循聲望去,隻見一隻水鳥落在不遠處的水潭邊,伸出尖尖的長嘴,向雜草深處的一團團麻黑的東西不停滴啄。她心說:“不好。”便急忙抓起一塊石頭,向小鳥打去,嘴裏罵道:“貪嘴的小鳥剛出世的蛤蟆卵你也不放過,打死你。”長嘴鳥受了驚嚇,展翅飛走了。她走將過去,伸手將蛤蟆卵向水裏推了推,然後,從潭邊擼了一些青草蓋上,自言自語地道:“蛤蟆卵,我給你蓋上一層被子,暖和和地睡吧,別讓小鳥看見,快出世,長成一個大蛤蟆。”說完,如釋重負地歎了口氣,起身去洗衣服。

第二天,梅姑有到青龍潭洗衣裳。她惦記著蛤蟆卵,便走將過去,撥開青草,細細地觀察,發現一些蛤蟆卵分解出一些小蝌蚪,頓時臉上綻出了桃花,自言自語地道:“小蝌蚪,千萬別在水邊玩,讓貪嘴的鳥兒見了就不好了;小蝌蚪,快快長,長大後,娶新娘,娶個新娘拜花堂。”說著,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這是近些時候不曾有過的笑聲。過後,理了理被風吹亂了的頭發,甩甩手上的水,歎了口氣道:“要是有個孩子多好,哪怕是個蛤蟆。”

轉眼十天過去了,梅姑每次洗衣裳,都要看望一下小蝌蚪的長勢,嘴裏總是念叨:“要是有個兒子多好,哪怕是個蛤蟆。”

這天,梅姑又到青龍潭洗衣裳,發現水潭邊一個臉盆大的水渦渦的水幾乎幹枯,裏邊聚集著近百隻托著長長尾巴的小蝌蚪,如不及時將它們轉移到水潭裏,很快會因幹枯而死去,便立即轉身找東西,當她從不遠處找來一個小水瓢時,發現一條二尺多長的青蛇已將小蝌蚪圈起來,昂著頭,張著嘴,在不停地吞噬小蝌蚪。平時,她是最怕蛇的,隻要看一眼,也會渾身打顫;如今,如不趕緊將蛇趕走,這些小生命便很快葬身蛇腹,她顧不得許多,急忙從跟前的柳樹上扯下一根柳條,壯著膽子,恨恨地向青蛇抽去。青蛇挨了一柳條,立即扭動身體逃跑了。梅姑拾起水瓢,小心翼翼地將小蝌蚪舀起來,轉移到水潭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