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倒記如流(1 / 3)

從前,有個老人。他經常到山中伐竹,製成竹籃、竹籠等器物,賣給別人,用以維持生計。他叫讚岐造麻呂。有一天,他照常去伐竹。看見一棵竹竿上發出亮光。他覺得奇怪,走近一看,竹筒中有光射出。再走近了仔細審視,原來有一個約三寸長的小人,住在裏頭。於是老人說:“你住在我天天看到的竹子裏,當然是我的孩子。”於是就把這孩子捧在手裏,帶回家去。

老人把這孩子交給家中的老婆婆撫養。孩子長得非常可愛美麗,身體細小,隻得把她養在籃子裏。

老人自從得到了這孩子之後,每次去伐竹時,都會發現竹筒中有許多黃金。於是這老頭兒便很快變成了富翁。

那孩子在老婆婆的精心撫養下一天天長大,就象竹筍交成竹子一樣。過了三十月,那孩子已經交成一個姑娘。於是老婆婆給她梳了發髻,給她穿上裙子。老人把她養在家裏,不讓她出門,對她異常憐愛。同時,這孩子越長越漂亮,使屋子裏到她充滿了光輝,沒有一處黑暗。有時老人心中苦悶,隻要看見這個孩子,一切痛苦煩惱都消失了。有時因某事生氣,一看見這個孩子,立刻就心平氣和了。

孩子漸漸長大了。老人就到三室戶地方去清來一個叫齋部秋田的人,給她起名字。秋田給她取名為“嫩竹的輝夜姬”。也可以寫作“輝映姬”,意思是夜間也光彩照人。取了名字後,老人大辦筵席,清了各種各樣的歌舞人來表演。附近的人家不論男女老少,都被請來參加宴會,一直熱鬧了三天。

輝夜姬的美貌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天下的所有男子,無論富貴或貧賤,都想娶到這輝夜姬。他們隻是聽到輝夜姬其人,就已經心中恍惚,心裏的**之火熊熊燃燒,希望那怕隻見一麵也好。可是輝夜姬家附近的人甚至是住在她家隔壁的人,都不能一睹輝夜姬的芳容,何況別的男子。那些迷戀輝夜姬容貌的人,往往會徹夜不眠,暗中在牆上挖一個洞,從中張望窺視,聊慰其情。也就是從這時起,這種行為被叫做**。然而大多數人隻是夜裏在無人之處走來走去,毫無亦法。他們壯膽向她的家人打聽消息,卻往往是一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然而沒有人理睬他們。雖然會碰一鼻子灰,他們也不懊惱,尤其是那些公子王孫,他們更離不開這地方,有許多人不分日夜地在此走來走去。

那些知道自己毫無希望,在這裏徘徊也徒勞無益的人,便回心轉意,不再來了。但有五十有名的人,總是持續不斷地來仿。他們仍是日日夜夜地夢想著。其中一人是石竹皇子,另一人是車持皇子,又有一個右大臣阿部禦主人,還有一個大納言大伴禦行,最後一人是中納言石上麻呂。他們這種人,隻要聽說哪裏有美貌的女人,哪怕隻是尋常的女人,都想立刻去看看。聽到了輝夜姬的大名,心中更是激動不已,神魂顛倒,廢寢忘食,他們經常在輝夜姬家附近徘徊彷徨,但卻毫無效果。寫了信送去,也得不到回音。他們中有的人自稱相思成疾,寫了失戀的詩送去,但依然沒有答夏。他們明知一切辦法都不會有效果,但一直不死心,無論三九嚴寒、冰雪載道之日或炎夏六月、雷雨交加之時,他們仍然繼續不斷地來訪。有一天,一個人將老人叫出來,深施一禮,向他請求道:“請您將您的女兒嫁給我!”老人隻是回答道:“她不是我生的女兒,我不能為她作主。”

時光飛快地流逝了。

這些人回到家中,仍是魂牽夢縈。有的苦於無計可施,便去求神拜佛,祈禱神佛保佑他娶到輝夜姬;有的則許下心願,要菩薩幫助他忘掉這女子。但這一切仍然無用。於是他們又回夏原來的心思:老人雖然這樣說,難道這女子能終身不嫁人麼?於是照舊到輝夜姬家附近流連遊蕩,想以此表示他們的至誠。

老人看到這種情景,對輝夜姬況:“我家最高貴的姑娘!你原是神佛轉世,不是我老頭兒生的孩子。但畢竟是我費盡心血將你撫養成人的,你能不能看在我這點小小的辛旁的份上,聽我說一句話?”

輝夜姬答道:“哎呀!什麼話我都聽。但您說我是神佛轉世,我現在什麼也不知道。我隻知道您是我的親生父奈呀!”

老人說:“啊,那真是再好不過了!我現在已過古稀之年。我說不定今天或明天,就會撒手而去。我有一句話要對你說:作為一個人,隻要已經生在這世間,男的一定要娶妻,女的一定要嫁夫,這是人世間的規則。隻有這樣,才能使門戶壯大,人口繁盛。就是你,也應走這條路呢。”

輝夜姬說:“是有這種事,但我就是不願意。”

老人說:“你聽我說呀!你雖然是神佛轉世,但總還是一個女人吧。現在,我還活在世上,不妨就這樣過日子。如果我死了,你該怎麼辦呢?那五個人,經年累月地來遠裏尋仿,可見他們對你的戀慕之心很深。他們都聲明要娶你。你應該早下決心,做出選擇,與其中的一個人定下親來,你認為怎樣?”

輝夜姬答道:“唉,這些人都是多麼庸俗呀。不了解對方的心靈,而貿然與他定親,如果他後來變心了,會教人後悔莫及的。無論對方地位多麼高,相貌多麼好,不了解他的心靈而與他定親,我決不同意。”

“嗯,你說得很有道理,”老人點頭讚同。又同道:“那麼,你到底想與怎樣的人定親呢?那五個人看起來都對你很誠心啊。”

輝夜姬答道:“至於應該是怎樣的人嘛,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隻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既然五個人錄中,無論哪個都很誠心,分不出哪一個優,哪一個劣?那麼,我希望,誰能將我最喜歡的東西給我取來,誰就是最誠心的人,我就做這個人的妻子。請您這樣對他們說吧。”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老人表示讚成。

傍晚時分,那五個人都來了。他們有的吹著笛子,有的唱著歌謠,有的吟誦和歌,有的吹著口弦,有的用扇子打著節拍。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想把輝夜姬引出來。老人出來對他們講話了:

“各位大人呀,你們長年累月地到我這荒蕪的地方來,實在是不敢當!我已過古稀之年,就象風中殘燭,朝不保夕。因此我已經對我家的女孩子說,叫她認真考慮一番,在你們五位城懇的大人當中,選一位丈夫。那女孩子說:‘我怎麼能知道他們對我的愛到了什麼程度?’這話說得也有道理。她又說,你們五位大人,很難辨出誰優誰劣。所以,在你們五個人當中誰能將她最喜愛的東西拿來給她,就說明誰對她愛得最深,她就嫁給誰。我以為這辦法很好,你們都不會怨恨我吧。”

五個人聽了這話,都說:“這的確是個好辦法。”老人便走進去,把這話傳達給輝夜姬。

輝夜姬說:“那好,您就對石竹皇子說,天竺國有佛的石缽,叫他去為我取來。

“對車持皇子說,東海有一個蓬萊山,山上有一棵樹,樹根是銀的,樹幹是金的,村上結著白玉的果實,叫他去為我折一枝送來。

“叫那位右大臣把唐土的火鼠裘給我取來。叫大納言把龍頭上發五色光芒的玉給我取來。至於石上中納言呢,要他去取一個燕子的子安貝給我。”

老人為難地說:“唉,這就是在刁難他們了。這些都不是國內所有的東西。這麼困難的事情,叫我怎麼向他們開口傳達呢?”

見老人為難,輝夜姬說:“這有什麼不好開口的!你隻管去對他們說就是了。”

老人出去,把輝夜姬的話照樣傳達了。那幾位王公貴人聽了,被驚得目瞪口呆,自知無望地說:“你們提出這樣的難題,倒不如爽快地說‘不準你們在這裏徘徊。”’大家垂頭喪氣地回家去了。

雖然如此,他們回去之後。總覺得不看到輝夜姬,做人沒有意義。其中石作皇子最為機敏。他仔細尋思,石缽既然在天竺,總不會拿不到的。但他轉念又想:在那避遠的天竺地方,這也是獨一無二的東西。即使走了千百萬裏,怎麼能把它取到手呢?於是有一天,他到輝夜姬那裏報告,今天我動身到天竺去取石缽了。過了三年,他走到大和國十都市某山寺裏去,把賓頭廬(十六羅漢之一)麵前的被煤煙熏黑的缽取了來,裝在一隻錦囊裏,上麵用人造花作裝飾,拿去紿輝夜姬看。輝夜姬覺得奇怪,伸手向缽中一摸,搜出一張紙來。展開一看。紙上寫著一首詩,

"渡海超山心血盡,

取來石缽淚長流。"

輝夜姬看看那缽有沒有光,連螢火那樣的光也沒有。於是回答他一首詩:

"一點微光都不見,

大概取自小倉山。"

輝夜姬便把這缽交還他。皇子把缽扔在門前,再寫一首詩:

"缽對美人光自滅,

我今扔缽不扔君。"

他把這詩送給輝夜姬,但輝夜姬不再作複。皇子見她不睬,咕噥著回家去了。他雖然扔了那缽,但其心不死,希望或有機緣,可以再來求愛;從此以後,把這樣厚顏無恥的行為叫做扔缽。

車持皇子是個深謀遠慮的人。他對外說是耍到築紫國(九州)去治病,就請了假,來到輝夜姬家裏。對那些仆役說:"我現在就動身去取玉枝。"就向九州出發了。他屬下的人,都到難波港來送行。皇子對他們說,"我此行是很秘密的。"因此他並不帶從人,隻帶幾個貼身侍者,就出發了。送行的人看他走了,都回京去。

這樣,大家以為他到築紫國去了。豈知三天後,皇子的船又回到難波港。他預先苦心勞思地布置好。一到之後,立刻去把當時第一流的工匠內麻呂等六人叫來,找一個人跡難到的地方,建造起一座門戶森嚴的房子,叫這六個人住在裏頭。他自己也住在那裏。而且,把他自己所管轄的十六所莊園捐獻給神佛,仰仗神佛的援助而製造玉枝。這玉枝竟製造得同輝夜姬所要求的分毫不差。於是皇子拿了這玉枝,偷偷地來到難波港。他自己坐在船裏,派人去通知家裏的人說:"今天回來了。"他臉上裝出長途旅行後的疲勞之相。許多人來迎接他。

皇子把玉枝裝在一隻長盒子裏,上麵覆蓋菱錦,拿著走上岸來。於是世人紛紛傳說:"車持皇子拿著優曇花回來了。"大家讚歎不止。

輝夜姬間得這消息,想道:我難道要輸給這皇子了麼?心中悶悶不樂。不久,聽到有人敲門的樣子,車持皇子來了。他還穿著水路旅行的服裝。照例由老翁出來接待他。"

皇子說:"我幾乎丟了性命,終於取得了這玉枝。請你快快拿去給輝夜姬看!"

老翁拿進去給輝夜姬看,但見其中附著一首詩:

"身經萬裏長征路,

不折玉枝誓不歸。"

玉枝是玉枝,詩是詩,都是千真萬確的。輝夜姬看了,茫然若失。老翁走進來了,說逍,"喏喏。你囑咐皇子去取蓬萊的玉枝,他分毫不差地取來了。現在還有什麼話可說呢?皇子還穿著旅行服裝,沒有到過自己家裏,直接到這裏來了。來!你也快點出去和他會麵,同他定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