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者一手握住嬰幼兒的手,使其掌心向上,用另一手中指端搗揉嬰幼兒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50~100次。
9.揉外勞宮
按摩者握住嬰幼兒手,使其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嬰幼兒外勞宮穴(掌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50~100次。
10.摩腹
按摩者用四指或全掌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摩於嬰幼兒整個腹部3~5分鍾。
11.按揉足三裏
按摩者用拇指按揉嬰幼兒足三裏穴(膝蓋外側陷凹下3寸),50~100次或3~5分鍾。
臍風
“臍風”,又稱“嬰幼兒臍風”,通常是在接生嬰兒斷臍帶時,由於接生人員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紗布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嚴格,或結紮不緊,風冷水濕從臍部入侵嬰兒身體,或嬰兒洗浴時牽動臍帶使臍帶脫落過早,局部受傷感染所致。
臨床以牙關緊閉、全身肌肉僵直痙攣、角弓反張、麵帶苦笑為特征。初發病時,嬰兒頻頻噴嚏,啼哭不安,精神躁擾不寧,吮乳口鬆,這是臍風將發的先兆。發作期患兒出現身發寒熱,臍腫腹脹,牙關緊閉,不能吮乳,唇口收縮,口禁舌僵,嘔吐白沫,啼不出聲,進一步發展,可出現顏麵、口唇、眼目收引、四肢抽搐、頸項僵直、角弓反張等症狀。如果嬰幼兒有這樣的症狀,家長應按下法進行按摩。
推拿處方一
推指三關、分推大橫紋、按揉肺俞。
按摩方法
●嬰幼兒坐位或俯臥位,施行以下手法
1.推指三關
按摩者以一手拇指橈側沿嬰幼兒食指橈側麵自指端向指根推食指掌麵的上、中、下三節,50~100次。
2.分推大橫紋
按摩者以兩拇指自嬰幼兒掌橫紋中總筋處向兩旁分推腕橫紋50~100次。
3.按揉肺俞
按摩者用食、中二指指端在嬰幼兒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上回環揉50~100次。
推拿處方二
揉外勞宮,推六腑,補脾經,按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
按摩方法
●嬰幼兒俯臥位,施行以下手法
1.揉外勞宮
按摩者一手握住嬰幼兒的手,使其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拇指或中指端揉嬰幼兒外勞宮穴(掌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50~100次。
2.推六腑
按摩者用拇指麵或食、中指指麵沿肘推向腕橫紋尺側嬰幼兒前臂尺側自50~100次。
3.補脾經
按摩者使嬰幼兒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自嬰幼兒拇指尖推向指根方向,即沿其拇指橈側赤白肉際直推50~100次。
4.按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
4-1按摩者用拇指螺紋麵按揉嬰幼兒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50~100次。
4-2按摩者用拇指螺紋麵按揉嬰幼兒肝俞穴(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50~100次。
4-3按摩者用拇指螺紋麵按揉嬰幼兒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50~100次。
4-4按摩者用拇指螺紋麵按揉嬰幼兒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50~100次。
鵝口瘡
本病主症為嬰兒口腔兩側黏膜或舌頭上滿布狀似奶塊的白色片狀物、白色糜點或白色斑膜,形如鵝口不易去除,故名鵝口瘡,又稱鵝口、雪口病。
鵝口瘡臨床上常見表現有:病初起時主要表現為在嬰兒牙齦、頰黏膜或口唇內側等處的口腔黏膜附著一片片白色乳凝狀物或奶塊的膜樣物,擦拭不容易幹淨,擦後即又重新長出,強行揩去容易出血,可見於頰黏膜、舌麵及上齶等處,如病變累及食管、氣管、支氣管、肺泡時,會出現阻塞咽喉氣道、妨礙哺乳、嬰兒口不能合、吞咽困難、惡心嘔吐、咳嗽、呼吸困難、身熱煩躁、喜流口水和涎沫等症狀。由於此病容易反複發作,所以家長應該仔細觀察嬰兒狀態,一旦發現,馬上積極治療,輔以按摩療法。
推拿處方
推指三關、推六腑、清天河水、分推大橫紋、清胃經、揉運內勞宮、水底撈月、搗揉小天心、按揉足三裏。
按摩方法
●嬰幼兒仰臥或俯臥,施行以下手法
1.推指三關
按摩者以一手拇指橈側沿嬰幼兒食指橈側麵自嬰幼兒指端向指根推食指掌麵的上、中、下三節,即風、氣、命三關50~100次。
2.推六腑
嬰幼兒坐位或仰臥位,按摩者用拇指麵或食、中指麵沿嬰幼兒前臂尺側自肘推向腕橫紋尺側50~100次。
3.清天河水
按摩者一手握住嬰幼兒的手,用另一手食、中二指指腹沿嬰幼兒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推至肘橫紋即大陵至洪池50~100次。
4.分推大橫紋
按摩者以兩拇指自嬰幼兒掌橫紋中總筋處向兩旁分推腕橫紋50~100次。
5.清胃經
按摩者以拇、食二指固定嬰幼兒拇指及其掌指關節,以另一手拇指指腹或橈側麵,自嬰幼兒掌根推向拇指根,即推大魚際外側緣50~100次。
6.揉運內勞宮
按摩者一手握住嬰幼兒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端揉運嬰幼兒內勞宮穴(掌心中央),50~100次。
7.水底撈月
按摩者左手持嬰幼兒左手四指,右手食、中指兩指固定其拇指,以右手拇指指端自嬰幼兒小指尖推向手掌根部坎宮穴,再回轉至內勞宮穴(掌心中央),如撈物狀。
8.搗揉小天心
按摩者一手握住嬰幼兒的手,使其掌心向上,用另一手中指端搗揉嬰幼兒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50~100次。
9.按揉足三裏
按摩者用拇指按揉嬰幼兒足三裏穴(膝蓋外側陷凹下3寸),50~100次或3~5分鍾。
專家提示
平時應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給寶寶喂食以後幫助寶寶清潔口腔,如果寶寶年齡小,可以用溫濕的紗布清潔口腔;如果寶寶年齡大一些,則可以讓寶寶用水漱口。
木舌、重舌
舌體活動不靈,即木舌,多見於嬰幼兒。原發病多由瘡瘍腫脹、舌部腫瘤,急性熱病以及新生兒脫水引起的“幹縮性舌腫大”等疾病過程中出現。雙重舌又稱“子舌”、“重舌風”,即舌下係帶根處紅脹腫,突起形如小舌,謂之重舌。
木舌、重舌病臨床常見表現有:(1)舌頭活動不靈:木舌是一種以舌體腫脹或肥大、伸縮、翻轉動作不靈、不能轉動、狀若僵木般硬,並伸舌滿口為特征的疾病,以舌體肥大、動作僵硬不靈活為主要表現。(2)似有兩舌:舌頭下鄰近舌頭處有紅腫高起即舌下黏膜炎症、腫脹,或舌下腺囊腫隆起突出,形狀如小舌頭一樣,或者連續一片都是。
推拿處方
清心經、清肝經、推脾經、清天河水、推三關、分推大橫紋、順運和逆運外八卦、揉外勞宮、揉運內勞宮。
按摩方法
●嬰幼兒坐位或仰臥位,施行以下手法
1.清心經
按摩者使嬰幼兒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紋麵自嬰幼兒中指指端向指根方向推50~100次。
2.清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