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為什麼要快樂成交(1)(1 / 1)

導購的憂慮

顧客買的是“感覺”

快樂成交高於一切

導購的憂慮

現代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此帶來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像導購這樣的職業,業績決定一切,有沒有業績以及業績的高低決定著你能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因此,導購之間的生活質量會有很大的差距,金牌導購可以有豪宅豪車,而普通導購隻能勉強維持生計甚至是入不敷出。很多人會說,金牌導購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提成高、社交廣、產品品牌好。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金牌導購都在享受銷售的過程,都在快樂成交,而普通導購卻一直處於情緒低落的混沌狀態。

普通導購雖然每天也有成交,但是他們並不快樂,麵對顧客的拒絕,麵對業績的持續低迷,他們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厭惡自己的工作。長此以往,還會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甚至導致銷售生涯終止。

導購通常有以下三方麵憂慮:

工作沒保障

很多導購覺得銷售是一份沒有保障的工作,底薪低,有規定的任務量,如果業績不好,還會扣工資;每天要與不同類型的顧客打交道,遇到難纏的顧客不僅受氣還不能成交;買賣有旺季與淡季之分,旺季太忙,分身乏術,淡季太閑,任務完不成,生活沒保障。正因如此,很多導購在踏上銷售之路沒幾個月就放棄了,抑或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對成交不抱希望,整天想著跳槽。

其實銷售是世界上最有保障的工作,正是因為收入不穩定,才會有高收入。拿固定工資的員工無論有多忙,無論有多熱愛自己的工作,除非升職,否則他的工資很難增加。而導購卻不同,你的付出與努力往往能直接體現在工資上,你接待的顧客多,你成交的幾率就大,你的收入就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熱愛工作,在工作中充滿激情,顧客就會被你的激情所感染,當然會選擇成交,你的業績提升了、收入增加了,你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所以我想說:銷售更容易激發你的主觀能動性,你的工作業績也會因為你的態度和技巧而改變,銷售是世界上最有保障的工作。

1930年3月27日,對原一平來說是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是原一平到明治保險公司應聘的日子,也正是這一天成就了一位銷售大師。

麵試官瞟了一眼麵前這個身高隻有145厘米、體重50公斤的“家夥”,拋出一句硬邦邦的話:“你不能勝任。”

原一平結結巴巴地問:“何……以見得?”

主考官輕蔑地說:“推銷保險非常困難,你根本不是幹這個的料。”

原一平被激怒了,他頭一抬:“請問進入貴公司,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

“每人每月1萬日元。”

原一平不服輸的勁兒上來了:“既然這樣,我也能做到每月1萬日元。”

主考官輕蔑地瞪了原一平一眼,發出一陣冷笑,不過後來還是收原一平當了一名見習生,卻不給他提供辦公桌。雖然原一平誇下海口說自己也能每月完成1萬日元的銷售額,但在最初的7個月裏,他連一分錢的保險也沒拉到,當然也就拿不到分文的薪水。為了省錢,他省吃儉用,上班不坐電車,中午不吃飯,晚上睡在公園的長凳上。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使原一平退卻,他依舊精神抖擻,每天清晨5點起床從“家”徒步上班。一路上,他不斷微笑著和擦肩而過的行人打招呼。終於有一位紳士被他的熱情所感染,跟他簽下了保單,這是原一平生命中的第一張保單。從此,原一平的工作業績開始直線上升。到年底統計,他在9個月內共實現了16.8萬日元的業績,遠遠超過了當時的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