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後,跟我一個好哥們兩人一拍即合,選擇去了部隊,經曆軍營刻苦生活兩年後,因為家庭原因,我選擇了退役,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戰友,回到社會中進行打拚。
當我回到家的時候,我父親想讓我跟他學習做道士,也就是農村那種專為死人做法事,尋墓穴那種鄉野道士。
我從小便是看我老爸那些玄學的書長大,對一些基礎的常識和風水知識略知一二,特別是到了高中,我對很多書籍上的知識把握得八九不離十。也正因如此,所以我高考成績並不理想。
在鄉下這種職業是很吃香的,不僅找錢還很受人尊重,不過在大城市見過世麵的我,怎麼可能甘心當一個小小的鄉野道士,但是一看見父親日漸蒼老的麵容,想起我退伍的原因,我裝作很爽快的答應下來。
剛開始我這是跟著他們瞎混,給他們團隊打打鑼,唱主角的還是父親。
父親平時一有時間,就給我講解一些他的所見所聞及相關常識,特別是關於墳墓知識,父親就好比是一本百科全書。
他重點叫我背各種經文,這是唱的,其次便是看些風水書籍,比如什麼羅經風水係列叢書,我對這個風水一說特別感興趣,有時拿著羅盤,找到一所墳,根據書上說的自己判斷這墳的好壞。
就這樣,一晃便是兩年,這期間父親因為病重離開了人世,追隨母親去了,全家現在也就隻剩下我一個了。兩年的時間我也算是學有所成,風水之說,能侃侃而談。
這時我也打算離開這破山村,到外麵去闖闖,混個什麼風水大師,當當風水顧問,穿著體麵,麵子上也有光彩。不過在出去的基礎上我得先找個機會練練手。
我家在雲貴高原上的一個小山村,四周高山環繞,原始森林分布廣泛,幾乎每座山的背後都是森林,有山則有水,有水則有植物,這樣的好風景自然便會有人,有人就有傳說,在雲貴高原上各種傳說數不勝數。
在我當地則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據說在我們這周圍有一座將軍墓,當年蒙古滅南宋,南宋一支兩萬人的軍隊不願歸順蒙古,將軍率領全軍將士帶著南宋財寶一路南下,來到雲貴高原一帶,招兵買馬,自立為王,自稱湘王,與當時南方陳朝呼應,憑借雲貴高原特殊的地理地勢阻擋下了蒙古軍隊的三次征討,自此將軍對軍隊的訓練更加嚴格,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率兵擊退蒙古軍,奪回中原地區,還趙家天下。
可惜這位將軍也是短命之人,短短幾年內便魂歸西天。古人大多都有人未死先修墳的觀念,傳說這位將軍再未死之前,便找來一位當時比較出名的方士為自己造了一座墓穴與大山深處,將軍自知自己命不久矣,在將死之際,命人將其抬到墓穴中,所進墓穴之人無一人活著回來,那方士也不知其所蹤。而將軍死後,蒙古軍打敗湘陳兩軍,自此雲貴被納為元朝的版圖,實行土司製度。這時間曆史長河中,也有人對這位將軍墓進行查找,可惜鬼影子都沒有一個。”
其中傳說有提示到墓穴在大山深處,而這兒也算是大山深處,周圍環山圍繞,除開幾條不起眼的泥巴公路,這跟傳說中描述的也是有幾分相像,我一想到這兒,心裏開始有點小激動,不過我對這個傳說聽了好久了,還有一些具體內容已經記不得不大清楚,便想再去村裏我三叔公哪兒仔細詢問一下,這個傳說則是他告訴我的。
而讓我沒想到的是,跟我一次去當兵的好哥們老貓竟然回來了。
當時傍晚,太陽落山,我還在家裏收拾玉米粒,就看見老貓挎著一個軍旅背包,嬉皮笑臉地朝我走來,等走到我身邊,我才反應過來,放下手中的活,一拳打在他結實的胸膛上,說道:“我說老貓同誌,你這是當逃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