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鴻蒙開辟之後,上古大神共工氏怒觸不周山,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斷鼇四足,重立天柱。其時大地已裂,難複一體。女媧氏遂重分九州為四洲,曰: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南瞻部洲,北俱蘆洲。
且說那南瞻部洲,本為人族祖庭,千百年來,群雄逐鹿,諸侯爭霸,紛亂不休。三百年前,本朝太祖李氏以一鎮起兵,上合天數,下應黎民,掃蕩群雄,一統天下,定國號為唐。拜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為祖,定道教為國教。三百年來,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
卻說這大唐王朝東南地界,有一郡,郡名信安,郡中一人,姓王,名準,表字玄燁。世代打樵為生。祖上王質,相傳曾在郡中石室山遇仙,返家後傳下一卷棋譜,名為爛柯譜,王質臨終之時曾囑托後人:這爛柯譜中藏有成仙之訣,惜吾資質駑鈍,未能悟通,後世子孫,必要遍訪名家悟盡棋譜,光大吾家門戶。這王準天資聰穎,遠超祖輩,對家中所藏成仙秘訣十分好奇,其父礙於祖訓,也曾送他去私塾讀書尋譜,可惜一來信安是個小郡,那有什麼蓋世棋譜,名家國手;二來,這棋譜畢竟乃是仙人所傳,高深莫測,故而雖然王準盡力研讀,卻依然沒什麼頭緒。平日裏隻能一邊砍柴為生,一邊繼續讀書。
這一日,王準砍柴歸來,如往常一樣,點起一盞油燈,繼續參悟祖傳棋譜。不多時,覺得神思倦怠,便伏在案上沉沉睡去。此時一陣陰風吹過,恍惚間,油燈閃爍,王準感覺自己好像被風吹起,飄飄蕩蕩,不知不覺便來到一座高大城池麵前。這時王準才猛然驚醒,心中思忖:我明明在家中讀書,怎麼莫名之間便到了這裏?抬頭一看,城門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三個大字‘枉死城’。王準心中大驚,枉死城乃是人死之後所來之地,我怎麼會來這?這時才四處觀望,隻見自己身著白衣,走在一隊白衣人之間,兩邊正是傳說中的黑白無常,手拿哭喪棒,正在驅趕魂靈進城。王準此時心中惶恐,卻又無計可施,隻得隨著人群進了枉死城。
這枉死城中,道路甚寬,諸多魂靈來來往往,川流不息。雖然黑白無常趕著大隊魂靈,卻也毫不感到擁擠。王準本帶細看,卻遭來白無常嗬斥:汝等投胎之前,均要在這枉死城生活,此時有什麼好看。沒奈何,無暇細看,隻能繼續前行。
也不知走了多久,終於來到一處殿前,殿上匾額寫到——轉劫所,殿前有陰兵把守。那黑無常從懷中拿出一紙文書,上前遞給陰兵,道:這是本次所拘魂靈,單上之人盡數拘到,還請簽收。隻見那陰兵接過單據,取出一個小印在上麵蓋了一個戳。對黑無常說道:君等暫且先回無常殿,待判官老爺審察完後,自會將回執發往貴處。那黑無常也明白規矩,見陰兵已在文書上蓋了戳。便和白無常唯唯告退。
那陰兵領著諸陰魂進了轉劫所,隻見此處轉劫所中有數十亭台,每座亭前都有陰魂列隊。期間不時有已經受過審判的魂靈被陰兵押往各處。王準自從來了枉死城,變得有些渾渾噩噩,不複往日靈動,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被陰兵帶入一個亭中,亭上判官核對過文書後,咦了一聲。對陰兵說:此人身上有些蹊蹺,你且將陰魂帶去其他判官處,我帶他去見大王。待陰兵應下之後,這判官長袖一展,刷的一下,將王準籠入袖中。其後,將足一頓,架起一朵黑雲,往森羅殿去。
到了森羅殿,那判官將王準從袖中拋出,王準在空中翻了個跟頭,摔了下來。好在魂靈有形無質,不曾受傷。判官對王準道:你陽壽未盡,還不該來此,待我見過閻王,放你還陽。王準心中大喜,向那判官連連作揖。判官見他頗知禮節,說:此番乃是地府失誤,不幹汝事,無需如此。隻是你來地府日久,已經沾上地府幽冥之氣,回陽後恐靈肉難合。也罷,你我相見也是有緣,我便贈你一枚合魂丹,待你合體之前,服下此丹,可保你靈肉合一。說罷,遞給王準一枚丹藥,轉身上殿。
且不提,王準得丹後心中雀躍。單說那判官上殿之前,已然燃符傳書酆都判官崔玨。故而崔判官早在殿前等候,見到那判官,笑道:柳判官何來甚急,竟然動用了萬裏傳音符。不過誤拘小事而已,待那王生在枉死城待上幾年,再送他投個好胎,哪裏用得上驚動閻君。柳判官苦笑道:若是普通人自然這般處理無妨,可那王準祖上曾經見過仙人,說不定還有些仙緣,怎敢怠慢。崔判官有些疑惑:縱是仙人,有幾個管得到地府?柳判官無奈道:我豈不知,隻是城隍文書上所說之事絕非地行仙所能辦到,而我查了淩霄仙榜,當年並無記錄有天仙在信安郡結緣。隻怕不是太乙上仙,便是大能門下。不管招惹上哪一個,地府雖然不懼,可也大小是個麻煩,還不如索性讓他還陽。崔判官聽罷,長歎一口氣說:說的有理,我等地府中人,權重位卑,整日案牘勞形,哪有天仙自在逍遙。柳判官且稍帶,待我稟明秦廣王,施法送他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