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精準地布置飯局,在吃飯的時候照顧何青荷的口味,舉手投足紳士有禮,完全挑不出錯,依舊讓人覺得無法靠近。

何青荷本身也是個溫和慢熱的人,不知道怎麼找話題,剛開始他還想掙紮一下,恭維傅琛青年才俊,年紀輕輕管那麼大的公司。

傅琛聽了沒有波動,平淡地說:“一般,按部就班而已。”

他撩起眼皮,透過鏡片看何青荷,說:“我比你大九歲,不算年輕。”

何青荷愣了愣,說:“怎麼會。”接著沒詞了,他無法解釋自己並不是嫌棄傅琛年紀大,隻能垂下眼。

他沉默,傅琛也不說話,氣氛就很尷尬,連美食都變得索然無味。

何青荷隻能繼續找話題,說:“能有機會跟傅先生吃飯我很榮幸。”

潛台詞是成不成都無所謂了。

傅琛卻說:“約你不是偶然。”

何青荷把視線從餐盤移到傅琛沒什麼表情的臉上,聽見他說:“收集所有適齡且條件符合的對象,拉一個表格,你是裏麵最合適,條件最優秀的。”

何青荷隱隱覺得被冒犯,哪有人把相親對象做成表格的,又不是boss直聘,傅琛接著說:“這樣比較簡潔明了,可以達到效率最大化。”

他頓了頓,說:“我剛才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我的判斷沒有失誤,你的確是最好的。

何青荷的表情空白了一瞬間。

……似乎被誇獎了,但又很別扭。

那時候的何青荷還不了解傅琛,隻覺得這人看著清冷疏離,實際不算寡言,但沒法聊天,非常難以接話。

何青荷幹脆放棄了,不再試圖尋找話題,傅琛也沒再多說,兩個人的用餐禮儀體麵良好,一看就是教養十足,吃飯幾乎不發生聲音,一餐飯吃到最後,針掉地上都能聽見。

好不容易吃完飯,道別的時候何青荷想,連天都聊不起來,應該沒戲了。

就算他得到了傅琛的肯定,傅琛也跟他沒有共同語言,看來傅琛如傳言一樣要求高,要不也不會三十五了還沒結婚,明明身價不菲,卻要出來相親。

何青荷回來以後,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一般相親對象不熱絡,意味著沒看對眼,涼著涼著就不了了之。

結果大哥過來找他,詢問他對傅琛的看法,何青荷還沒來得及回答,大哥就一臉恍惚地說:“傅琛對你非常滿意,直接拿出一隻基金放到我麵前,說是先給一部分聘禮。”

何青荷愣住。

後來何青荷自然是答應了,傅琛個子高長相也不錯,家財萬貫,從沒聽過他有花邊新聞,家庭條件配何家二公子綽綽有餘。

隻不過傅琛年紀大了點,比何青荷大九歲,可能因為有代溝,所以說話令人摸不著頭腦,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能挑剔的地方。

至於性格,何青荷早早知道自己身處豪門世家,結婚對象向來看條件合不合適,性格從來不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雖然現在不是舊社會,所有人都在說著戀愛自由,但隻有能給家族帶來利益的結合才是好婚姻。

何青荷與傅琛沒有經曆戀愛的階段就直接結婚了,何家與傅家對這次聯姻非常滿意,兩邊的聘禮都給了不少,一時之間成為商圈佳話。

結婚之後,何青荷搬到傅琛的豪宅去住,傅琛的房子足夠大,自帶泳池與庭院,兩個人居住綽綽有餘。

傅琛不喜歡別人打擾,家裏全麵智能化,家政隻在固定的時間段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