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唬了我一跳(2 / 2)

想打動一個人的心,說句我愛你遠比長篇大論更有說服力。

想嚇一個人也是這樣。

但我永遠不希望我的作品為了恐怖而恐怖,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在恐怖之外給讀者一點別的東西,一種身處黑夜仰視黎明的感覺。

有一種無人『性』的恐怖,我是絕對不寫的。

不管有人說我不寫是因為不會不能不敢不配,我不爭辯,我的深沉,絕不在一片漆黑中表現。

社會可以黑暗,網絡可以虛偽,現實可以沉悶。但我們自己絕不可以將自己關進籠子。

我隻想給你恐怖,不想給你絕望。

我一定要告訴你,再黑暗的日子裏,也有陽光存在,如果你看不到,我就指給你看。

黑暗後出現的第一線光明是最美的。

這是我寫作的風格,也是我為人的原則,至死不渝。

中國的魔幻小說,有個特定名詞,叫靈異小說。如果靈異前麵,再加上恐怖二字,就成了恐怖靈異小說,上升為洪水猛獸級別,不但不能成為主流小說,還有被禁止與銷毀的可能。

這樣好是不好?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疏總是比堵好的,否則堵的多了,一但有個小缺口,很容易決堤。

誰能保證堤上永遠不出現缺口?

先談恐怖,我個人以為,恐怖的起源,是原始人類對洞窟外黑暗中的野獸,天災等,以及洞窟內的生老病死等,還有其他未知的因素,一種深植內心深處的畏懼。

經過這麼多世紀,它已經成為了人類的本能,不是可以抹殺的,更不是因為有外因才會引起的。以為禁止恐怖小說就能讓中國人不害怕,很像認為蒙了眼睛就看不見鬼一樣可笑。

好吧,我承認,蒙了眼睛就看不見鬼,但同時別忘了,蒙了眼睛也看不見路了。

寧願看不見路也不讓見鬼,合理麼?

再說靈異,靈異小說起源很早,我看的最早的是搜神記。可能是晉朝幹寶寫的,哦,還有山海經,可能更早。

這種小說一個特點,就是想象力豐富,魯迅先生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能有一部山海經在手,後來呢,很多想象都變成了現實:比如登月,比如生物實驗,比如飛向宇宙。

想象力是沒辦法用現實來判斷正確和錯誤的---啟發青少年、激發其創造力的圖書和音像製品可以出版---這句話就是語病。

你怎麼能知道哪種想象力是正確哪種想象力是不正確的?印度神話史詩裏就有關於核爆炸的描述,如果這是一種想象力,那原子彈爆炸就是建立在這種想象力的基礎上。

總有一天,我們的地球會因為原子彈太多而毀滅,那我們能說:這種想象力的出現,是對是錯?

想象力,是沒有正確錯誤之分的,它是一個中『性』詞,而且還有彈簧『性』能,越壓越反彈,『毛』『主席』說:百花齊放,而不是隻觀盆景。

隻觀盆景的後果,很可能就是成為盆景,成為五官端正,四肢具全的侏儒。

因為想象力成為了被控製的想象力,不能『亂』想,隻能按照固定的思維來想。

這樣就是思想上的侏儒,我們以後在泉下見了魯迅先生,隻能告訴他:對不起,先生,山海經以後,沒有山海經了。

拋開恐怖靈異這個圈子,我們看遠一點: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在剛寫出來的年代,是什麼樣子的?

三國演義:歪曲曆史的小說。

西遊記:正宗靈異小說。

水滸:誇大社會不安定因素。

紅樓夢:不要看了,典型豔情小說。

之所以流傳,就是因為它們雖然不容於當世,卻有著人『性』的光輝。

恐怖而恐懼,靈異而好奇,這都是人『性』的體現,禁止與銷毀這兩個詞就不好,隻能用引導。

要老師幹嘛?這樣的教育體係,卻害怕幾本恐怖靈異小說,而不敢讓學生看了,這就是一個笑話。

看了後你去引導啊,你去說服啊,你撕書幹嘛。

就和不開展生理衛生課就肯定學生長大後不能結婚做愛生孩子一樣滑稽。

中國如果以後不會出現好的恐怖靈異小說,一樣是人『性』的悲哀,不過這裏還有個搞笑的事情:有網絡,隨時能看到外國的恐怖靈異小說。

時間久了以後,我們就不會叫玉皇大帝了,齊聲喊上帝把。

阿門!

恐怖無距離——傳達室的保安相關作品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