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話 初學籃球(1 / 2)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軍訓的時候陳正豪並沒有正式開始練習籃球技術,陳正豪知道,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不然一開始路子走偏了,將來的成就肯定有限。可是沒有教練帶,沒有人指導,很容易走岔了路。因此,陳正豪在軍訓期間把大量的業餘時間用來尋找籃球的教學視頻。

這段時間,每當晚上結束軍訓,陳正豪就跑到網吧,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陳正豪也是一個癡迷網絡遊戲的網蟲呢。

網上的籃球教學視頻有很多,經過一段時間的篩選,陳正豪找到了幾個質量比較不錯的,這個質量可不是說視頻的清晰程度,而是陳正豪覺得確實夠專業。

這幾個視頻分別是:科比的門徒係列、加農·貝克係列、張衛平教你打籃球。其中科比門徒的係列教學視頻名氣最大,在觀看視頻的時候,陳正豪也不得不讚歎科比對身體的掌控能力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可是陳正豪卻認為目前的他還不適合參照科比門徒的視頻進行訓練。

為什麼呢?陳正豪認為科比門徒係列教學視頻是給有一定籃球基礎的人看的,主要是講了一些個人單打的技術動作。等到軍訓結束的時候,留下來可以練習的時間隻有一周了,這麼短的時間很難將這些技術動作完全掌握,而且弄不好會學個半吊子養成一些不良的動作習慣。

加農·貝克,是美國著名籃球訓練師,很多NBA、WNBA、NBDL、NCAA甚至是歐洲籃壇的籃球運動員都接受過他的專業訓練。但跟科比門徒係列的教學視頻一樣,網上能夠找到的關於加農·貝克的教學視頻都偏向於個人技術,而且較高端,因此陳正豪也隻是將視頻留存,並沒有打算在現階段使用。

相比上麵兩個係列的籃球教學視頻,張衛平的教你打籃球係列則全麵的許多,從基礎的運球、傳球、投籃,一直到基礎戰術的講解及演練,非常適合剛剛接觸籃球的菜鳥學習。但一共十幾堂課,別說參照練習了,就光是看一遍都要好長時間。

經過一周的尋找與篩選,陳正豪保存的視頻也有好幾百兆了,可是卻選定了一個隻有幾分鍾的視頻片段,陳正豪認為,這個視頻片段在現階段對他是最有價值的。而這個片段,正是NBA的超級巨星,人稱投籃教科書的雷·阿倫接球投籃的一瞬間,並且從三個不同的方向進行了慢動作回放。在接下來一周的時間裏麵,陳正豪決定,別的先不管,把投籃基本功練好!

為期一周的軍訓很快就結束了,一周之後就是籃球社團新人比賽了。

這一周的時間,陳正豪為自己製訂了詳細的訓練計劃。由於學校的操場在課餘時間總是被其他學生打比賽所占用,陳正豪隻能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時間練習,早上5點起床練球到7點,7點到8點常規的練拳,下午5點下了課之後繼續打拳到晚上8點,然後練球直到宿舍熄燈。

單一的投籃練習是相當枯燥的,而且沒有球童幫忙撿球,一開始是比較累的,球投出去不知道會蹦到什麼地方,不停地跑動、撿球、跳起、投籃。但是這對於從小練拳的陳正豪來說,簡直是小兒科。

不得不說陳正豪對身體掌控的理解力達到了超人的水準,全方位的看過幾遍雷·阿倫的投籃動作,就牢牢的記在了心裏,並且瞬間就對投籃動作中所需要調動的肌肉群組有了認識。

經過幾次試投,陳正豪開始逐漸鞏固對投籃動作的認識。無數的教練在教人投籃的時候,都會反複的強調協調、自然、出手柔和。陳正豪也看過很多關於投籃的教學視頻,可是卻沒有一個教練能夠準確地講出來什麼叫做協調、自然、出手柔和。由於從小練習太極拳從而對身體的掌控達到了一個驚人地步的陳正豪,在一次次的投籃中,漸漸領悟了這個協調、自然。

調動每一塊肌肉,瞄準同一個方向,在跳起到最高點的一瞬間,迅速將球投出去。

在不停的練習中,陳正豪甚至對大多數教練解釋的協調、自然、出手柔和產生了質疑,並且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

許多教練將,要讓力量從腳、腿、腰、手臂、手腕逐步傳遞,然後全身協調配合的將球投出去。可是陳正豪不這麼認為。雷·阿倫投籃的出手點是起跳的最高點,那個時候下肢所提供的力量已經完全沒有了。陳正豪認為,越多的肌肉參與,將會越多的影響球出手後的方向,而且會越難控製球出手的力度。因此,跳起到最高點的時候,僅用手前臂和手腕的力量將球撥出去,這可以極大的保證球會沿著手指出去的方向飛行。當然,這也是一種協調,卻和大多數的教練解釋的協調有所區別。對於自然柔和,陳正豪也有自己的理解。就像是一個人用筆畫一條豎線,柔柔的、緩緩的拉出來,一定不會特別直,而迅速的向下拉出,那線一定是最直的。投籃也是這樣,出手的瞬間一定要迅速,有一種“激發”的感覺,這樣才能保證球按照直線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