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1 / 2)

二十五日一大早,公社農業幹事老孫就來到上龍大隊,張羅迎接檢查團的事。

大隊部門口插上了五星紅旗和各色彩旗,橫額上貼著“歡迎檢查團批評指導”幾個醒目大字。

接待地點準備在青年學習室。室內布置得煥然一新,前麵牆上端端正正掛著毛主席像;後麵牆上掛著畢霞畫的大幅“上龍遠景規劃圖”,圖上用小紅旗鮮明的標著“水電站”、“青年渠”、“水塔”等標誌。這張圖是畢霞那天經過凝神觀察,又費了幾天思索,認真構思設想,聽取了魏峰和秀梅等人的建議,三易其稿而成。看那圖:叢山密林,鬱鬱蔥蔥;飛瀑流潭,波瀾壯闊;村落屋舍,清晰可辨;小橋人影,細致入微……簡直把一個上龍大隊升華到詩情畫意的境界。圖一掛出,圍觀者無不咋舌,不能不對這個默默無聞的孱弱女子刮目相看。唯有白花蛇抽鼻子努嘴說:“那有什麼了不起,咱當年沒有學,要學的話,比她畫的還好哩!”當然沒人肯聽她胡放屁。

圖的兩邊貼著“決心書”和“學習製度”,下邊擺兩張桌子,上邊放著幾套嶄新的“毛澤東選集”和青年們的“學習心得筆記”。

學習室前邊的幾排桌子都鋪著新太平洋單子,放著熱水瓶、茶缸。桌後放著新油漆凳子,那是供領導和檢查團成員坐的。下邊擺了十多排凳子,那是給團員青年們坐的。

阮黑娃從早晨就開始吵這個,叫那個,足足有二、三十個人忙著迎接檢查團。十點多鍾還不見檢查團來,有幾個小夥子吵肚子餓了。阮黑娃的肚子也咕咕叫,可他卻還裝出鎮定自若的樣子說:“誰也不能回去!這個,這個檢查團來了沒人歡迎,這個這個成何體統!秀梅!”他沉著臉說:“你再把講稿熟悉熟悉,這個一定要講得通順流利!有條不紊。”

“阮支書,我看還是讓大家換著回家吃飯吧,檢查團中午不來,把人餓壞了。”秀梅建議說。

“不行,都通知小學生停課嚴陣以待夾道歡迎,這個咱老大個小夥子能餓熊了?”

公社孫幹事歪著頭,抽著嘴說:“可不敢馬虎,全縣十三個公社的代表,刑部長、吳局長帶隊,啥聲勢嘛,弄不好要丟大人哩!”

魏峰問身旁的東升:咱大隊經常有上邊領導來?每次都這麼隆重歡迎嗎?”

“嘿,咱支書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塌乎了,不把人丟溝底去了麼!”

“今日看,明日幹,後日才實現!不對嗎?”敢明右手舉過頭,一甩一甩說。

“那還不在話下,大蘋果摘了兩筐;西瓜挑了二三十個都在那房子裏等著挨刀呢!”蹲在旁邊的敢明,一邊大口大口吸著羊群煙,一邊揶揄說。

時已過十二點,可還不見檢查團的影子,青年們早等得不耐煩了,敢明和東升把尻子一拍罵罵咧咧走了,其他人看樣學樣,“哧溜哧溜”走得精光。阮黑娃吵罵了一通也沒擋住。正在這時小學的老師也來請示說娃娃們餓的直嚷嚷,亂哄哄沒法收拾。

“去去去,”阮黑娃一肚子憤懣,擺著手說,“他媽的這個這個的統統滾蛋!”人都走後,他一個人“咚”地往炕上一躺,滿腹牢騷不知該向誰發,嘴裏罵罵咧咧:“媽的,真是活見鬼!”他摔了煙把兒,又續上一支,打火點煙,“啪嗒啪嗒”打火機不發火,他甩了幾下,還是打不著,於是他一下子把打火機摔出老遠,掏出火柴擦著,又想起了什麼,翻身下炕從牆旮旯揀起打火機,用火柴點著,“呼”汽油的火苗兒一下躥了老高,他忙把煙對上去美滋滋吸著,“啪”把打火機一關,往被子上一靠,“恒大”煙頭上冒起了悠悠的煙柱子。

“嘀嘀”兩聲長而尖的汽車喇叭叫,阮黑娃像觸電似的跳起來,想開廣播叫人又怕影響不好,拔腳就往外跑。

學校的老師和學生聽見汽車喇叭聲,撂下飯碗都往學校跑,有的拿著饃邊跑邊啃。可當小學生排著隊,擎著小紅旗,喊著口號趕到現場時,檢查團已經下了汽車走到大隊部來了。檢查團由公社新調來的一把手任君陪同。

任君一三十歲左右年紀,原來是石雞子戴帽中學一名普通教師,,嘴頭利,筆杆硬,被當時的縣委辦公室主任韓少華在一次檢查學校工作中看中,調到縣委辦公室當秘書,文化革命開始,韓少華等人組織了機關造反派,後又納入縣上勢力最強大的紅色造反司令部,他一直緊跟韓少華為其搖筆杆子,人稱“黑秀才”,一篇篇報告像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把革命的烈火扇得更旺更烈,一篇篇榭文,把對立派駁得體無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