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阿史那特勒想來如果那麼多人給了安西,那麼無疑是大增安西的實力,所以開始躊躇不決起來,他身邊的左國相庫思老知道他有時會優柔寡斷,愛爭一時長短的的脾性,於是便是勸道:“在可汗心中納牙阿和阿速台等將軍,還有四萬我大突厥的精銳,就比這十萬漢人奴隸輕賤。”
庫思老見阿史那特勒有所鬆動後,繼續勸說道:“這些漢人奴隸的作用是極大的,但對於現在將要奪取朔方的我們來說,其作用是比不上四萬精兵猛將的,孰輕孰重可汗心中應當有所掂量,再者可汗也不必覺得將十萬給了安西,真就能增強安西多少實力,反而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讓安西的實力有所下降,可汗你想一想,不說其它,就是安西將那些漢人要過去後,必定是不會如我們這樣當奴隸用的,而是真正的編戶齊民,僅僅給這些漢人奴隸分地,而後為他們建房,讓他們安居樂業這一項,就能將安西的人力物力,耗掉大半,安西真要將這十萬漢人奴隸消化,讓他們出軍士出錢糧供養安西,最低也是要五六年後,到時我們大突厥肯定是已經奪取了朔方,而且如果曹庸按捺不住,挑動戰爭,讓大漢帝國內地大亂的話,我們突厥也是可以順勢南下,不說完全是滅掉大漢帝國,但像先祖曾經做到的那樣,據有黃河北岸之地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至於可汗所擔憂的,這十萬奴隸送出後,會讓我汗國生產下降之事,也是可以很是輕鬆解決的,我們可以讓孛古部和師卑部攻打高麗和極北之地那些不服管教的部族捕奴,甚至就可以不攻打,直接就是兵臨高麗都城的城下,要高麗直接就是給錢給糧,反正我們要來奴隸就是幫我們生出錢糧來的,倒不如直接就是搶錢糧,而隻要熬過這一陣,等我們奪取朔方後,不是要多少新奴隸就有多少嗎?”
庫思老這一長段勸說,終於是將阿史那特勒心中所有的不平全部都是消除,讓阿史那特勒終於是決定了與安西交換,不過阿史那特勒在答應之餘,為了讓自己減少一些吃虧感,還是命令沙虛閭在與安西商談時,爭取將被俘突厥士兵身上所穿的甲胄,手裏拿的武器,騎著的戰馬,還有各種旗幟一並給送回來。
阿史那特勒想著斤斤計較,而李錚也是錙銖必較之人,又豈會吃這麼一個虧,根本不同意將繳獲的突厥軍的戰馬武器,還有戰旗一並隨著俘虜還回去,直言要令算,甚至突厥這邊威脅退出談判,也沒有讓李錚有所鬆動,最後還是突厥這麵先服軟,又加上許多金銀牛馬等財物,才將安西繳獲的那些戰馬武器,和事關突厥軍榮譽的戰旗給贖回。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騎馬與砍殺大帝國》,微信關注“熱度網文或者rdww444”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