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出極大代價和風險,擋住安西軍的猛攻後,赫連蒙孫終於是看到了反擊,也就是摧毀那些是為突厥守軍心腹大患重型投石機的機會,因為為了打擊到新立的第二道城牆,安西這邊的投石機們有所往前移動的了百步,現在離第一道城牆不到兩百步,更是方便突襲。
於是第二天將要天黑,安西軍這一麵即將結束一天的攻城,收拾東西,將重型投石機推回大營中時,受降城南麵那麵在成千上百顆大石塊的砸擊下,不知是自身運氣好,還是別有圖謀的安西軍沒有特意瞄準,反而特意避開的緣故,還存在著的城門突然就是洞開,而後大量黑壓壓的突厥精騎便縱馬呼喝從城門洞內衝馳而出。
這三千排成縱隊疾馳而出的突厥精騎,就如一條出洞的巨大蟒蛇,轉眼間大半蛇身就遊動出了,並且在出城後很快就有縱隊改為橫陣向重型投石機們衝殺過來,馬蹄踏地震響,氣勢如岩漿噴湧,銳不可當。
那護衛投石機們的六千呼延氏族兵也的確都是悍勇之輩,見三千鐵甲森森的突厥精騎這麼直衝衝的衝殺過來,竟然沒有嚇得丟下投石機而逃,而是紛紛興奮的大叫一聲,而後撥轉馬頭,向突厥精騎衝去。
但雖然這些呼延氏族兵精銳們勇猛善戰,但因為軍紀不嚴,有些人撥馬回頭早了一步,有些人則是晚了一步,造成呼延氏族兵回頭衝鋒的隊伍參差不齊,根本就不如突厥精騎嚴密,如果說突厥精騎們已經學會幾分真正的兵法,懂得用集體去作戰,那麼呼延氏的族兵就完全是一群散兵遊勇,不懂或者說完全就是忘記了陣形和配合為何物,就是在那些好勇鬥狠的呼延氏子弟軍官的帶領下,雖然凶猛但亂哄哄的衝了過去。
兩支遊牧騎兵氣息頗重的騎兵,照理說在交鋒時在遠隔百米,就應該是互射箭矢了,呼延氏族兵這邊的確是這樣做得,而且因為他們裝備更為精良的安西製式角弓,在與突厥精騎隔著一百五十米時,就射出一波箭矢,新角弓的威力的確是大,即便是隔著這麼遠,還是射倒近百名衝在最前方的突厥精騎,突厥精騎對方一陣人仰馬翻。
呼延氏的族兵們看到新弓威力如此強,在這麼遠的距離,雖然射穿突厥精騎身上穿的玄鐵甲又是可能,但可以射穿突厥精騎坐下戰馬身罩的皮甲,讓那些突厥精騎坐下戰馬陣亡受傷,將馬背上氣勢洶洶的突厥騎士給甩下馬來,摔的頭顱破碎,頸椎折斷,或是被戰友的馬蹄踩踏,落得個不戰而亡的憋屈死法。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