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軍最重要的戰鬥力重騎部隊一被消滅,回鶻軍也就相當於是落敗了,這一場在張掖河南岸的無名會戰的勝利者自然就是王孝傑領導的安西軍了。
此役過後,逃得性命的藥羅葛父子雖然最後收攏敗兵時,收攏了一萬五千多人,放了這麼多敗兵,安西也是沒辦法,誰讓這一次他們擊潰的是騎兵,雖然安西軍的馬更好更快,但追擊這些敗兵需要時間,所以安西軍這麵隻能是先放他們一馬了,但這一萬五千多盡是丟盔棄甲,垂頭喪氣的敗軍,根本再無作戰的能力,還有與安西軍對陣的勇氣。
“父親,我們已經沒有資本再戰了,投降還是遠遁,你拿個主意吧!”
藥羅葛仁美看著這眼前淒淒慘慘,捂著傷口不停哭號或是直接捶胸頓足痛苦的回鶻騎兵,麵露悲哀,急切的向自己的父親問道。
藥羅葛骨力也是看著眼前自己軍隊這幅淒慘的景象n,這一戰打碎了這位回鶻部之主的所有雄心壯誌,也消除了他所有對安西實力的不信和輕蔑之色,原本他還有與南安羌部聯合起來能與安西抗衡的信心,但在自己最擅長的野戰中,及其難堪的敗給安西軍後,現在這些信心已經蕩然無存,對於部族和家族的保全心思卻是更占了上遊。
“父親,我們還是向安西投降吧!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隻要我們藥羅葛氏的血脈能夠流傳下去,那麼即便是被安西奪去了部民的統治之權,即便是我們藥羅葛氏bp該姓,那又如何,滄海桑田,這世上從來沒有常勝之軍,也沒有永盛之國,安西現在實力鼎盛,威服四方,但最多再過兩三百年,他們也是會衰弱的,到時便是我們藥羅葛氏的再起之機,隻要悉心教導子弟,勿忘恥辱,那麼即便我們投降後bp改為漢姓,也是能夠再興複藥羅葛氏和回鶻汗國的。”
藥羅葛仁美雖然與姚襄誌趣相投,但為了家族和部族的利益,立即毫不猶豫的勸說自己的父親投降安西。
藥羅葛仁美說得勸告之言雖然頗有道理,但其實隻要一深思,就發現實際操作起來十分困難,正如藥羅葛仁美所說的花無百日紅,一個勢力或是國家也不可能一直強盛下去,即便強盛如大漢帝國,這一次在玄黃教起義中,也不是徹底的衰弱了嗎?而大漢帝國一蹶不振後,其內那些原本投靠大漢帝國甘做鷹犬的蠻夷,也有許多都是紛紛崛起了。
比如現在就在張掖郡內的南安羌部和回鶻部,還有現在正在北部大草原大肆征伐的突厥太魯部,不就原本統統是大漢帝國的附庸,趁著大漢帝國陷入內亂衰弱時,紛紛獨立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