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軍預先安排好截斷敵方後路的部隊,自然就是被他留在酒泉城,由李賽所率領的那一支安西軍,李錚在奪取下酒泉城後,特意留下一支總數接近六萬人的部隊駐守,看起來是因為在酒泉城一戰中收押的俘虜太多,所以才要留下那麼多軍隊看管的。
但安西軍和其它軍隊不同,他除了有一線野戰部隊外,還是有許多二線材官部隊跟隨作戰的,如果真是要看管那些已經被收繳了兵甲,有心反叛也無能為力的俘虜,李錚在後方酒泉郡留下六萬精銳的野戰部隊,就是將填滿當成一柄隱藏起來,隨時能夠刺出,給予敵人致命一擊的寶劍。
李賽所率領的酒泉駐軍的確是沒有隱秘了起來,沒有引起敵人的注意,姚襄等蠻兵高層的注意力,都被李錚所率的安西軍主力,還有北麵大草原上禿發部與突厥太魯部相爭所吸引,已經是忘了酒泉城安西軍還有安西軍的一支重兵。
在李錚率領安西軍主力,在張掖城與蠻兵血戰,消耗蠻兵實力時,在酒泉城的李賽也是沒有閑著,早就做好了遠程突襲的準備,為了達到突襲的突然性和快速性,李賽特地從後方調來三萬匹戰馬,這些戰馬多是先前繳獲自北完部和禿發部的普通草原馬。
這草原馬其實就是後來的蒙古馬,這等馬個體不高不大,相反還很是低矮瘦弱,跟安西軍中裝備的那肩高六尺到七尺的卡帕多西亞戰馬和安達盧西亞戰馬一比,這些草原馬就是小馬駒。
普通草原馬其實並不是最佳的戰馬首選,尤其是重裝騎兵的戰馬,因為他們速度不快,越障能力和短途爆發能力也是不強,而且身材不夠高大,對步兵的衝撞踐踏能力也是不強的。
但草原馬也並非是沒有任何有點,最大的有點就是他們不那麼金貴,不想卡帕多西亞戰馬和安達盧西亞戰馬那樣,在作戰時需要昂貴精良的飼料供養,隻吃野草也不會生病掉膘,這樣就能減少相當大的後勤壓力,而且更不用說草原馬還耐力驚人,還能適應大部分惡劣環境等優點,它是最適合用作長途奔襲的戰馬。
在姚襄抽調後路兵馬回張掖城駐守的第二天,得到李錚快馬來報的李賽,就帶領早已準備妥當的四萬偷襲大軍出發,這四萬多大軍中,騎兵和步兵各有兩萬,騎兵中除了四個營的越騎和兩個營的驃騎這等普通騎兵外,還有亞美尼亞重裝騎兵衛隊和長水胡騎這兩支精英騎兵部隊,而兩萬步兵中,就沒有多少精英部隊了,但個營的步兵都是從參與東征的各軍中抽調的精銳,普遍參加安西軍的時刻都非常早,許多在賀獵城之戰時就已經是加入安西軍,所以訓練充足而且作戰經驗非常豐富,也可以說是精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