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這時,北麵終於是傳來突厥太魯部入侵的消息,這樣就讓姚襄又是產生了誤判,開始認為是第二種可能了,那就是李錚早就得到突厥太魯部會入侵河西走廊北部大草原,繼而侵占河西走廊之地之事,所以李錚和其安西軍想要速戰速決,隻想將自己組織的聯軍打出張掖郡,而不是要消滅之,所以才故意不攻擊自己退路的。
基於這種認識後,特別是姚襄派人潛入北部草原,與阿史那特勒所領的太魯部西征部隊接洽,看到太魯部的實力,足足有二十多萬精悍大軍,足以在河西北部的草原興風作浪,威脅安西的背後後,姚襄就更是認定李錚隻想擊敗他和他的軍隊,而是殲滅,因為打殲滅戰太耗費時間,而且肯定會損失慘重。
姚襄自認為確認了安西軍的戰略和底線後,看到有擊敗安西軍希望的他,立即開始調兵遣將,首先將原本向西南部重要通道派出兵將的命令給取消掉,而後繼續加固張掖城的城防,姚襄要在張掖城拖住安西軍主力,讓他們進退不得,等到突厥太魯部在掃清北部大草原南下時,與已經初步與自己達成同盟意向的準盟友突厥太魯部一起兩麵夾擊擊敗在他眼裏強大無比,是他南安羌部奪取河西走廊第一大對手的大漢安西。
姚襄自鳴得意,自認為是看破李錚的詭計,抓住了安西軍的軟肋,但他卻是不知,他的這番自作聰明,正好是入了李錚的彀中,李錚一直想著就是要全殲敵軍在張掖郡的主力,他之所以不攻敵人聯軍的後路,不是因為怕了,而是不想打草驚蛇。
看見敵軍並沒有因為自家軍隊的猛烈攻勢而害怕的後撤,反而抓緊時間在張掖城修補防禦工事後,知道和製定安西軍作戰計劃的李錚和一眾安西將領終於是放下心來。
但李錚和一眾安西將領也沒有因為計劃順利而得意忘形,立即就派兵去攻占西安城、出丹城和大鬥拔穀等維係張掖郡和河源郡官道的重要城池和山關,這種階段敵後路的機會隻有一次,因為如果一次不成,便會讓敵人警覺,要想再來第二次,那就是難如登天了,所以這種截斷敵軍後路之事,就像絕世劍客的出手,要麼不出劍,一出劍就必定是殺招。
為了以後突襲敵軍後路之事能夠更為順利,安西軍要繼續在張掖城打擊敵軍,削弱張掖城敵軍的兵力,逼迫姚襄抽調守衛後路的部隊,於是在李錚一聲令下後,安西軍立即開始攻城,最先開始發威的當然是那五百多架重型投石機,五百多架重型投石機合為一股,一同轟擊張掖城的西麵城牆。
五百顆大石彈一同被齊射而出,一同如墜地流星般砸擊到城牆上的聲勢,地動山搖,猶如要毀天滅地一般,讓首次見到這幅場景,嚐到重型投石機威力的南安羌部等蠻夷,個個驚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