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過烏思人悍不畏死,以前遇到那些已經經受,將蠻氣洗去成為雇傭兵的烏思兵,還看不出來,但現在看到真正從高原上下來,蠻氣未祛的烏思兵,的確是夠悍不畏死的。”
安西鐵騎統領段寄奴望著那些慘死在己方陣前的烏思兵,滿是凝重之色的麵上,罕見出現一抹欣賞之色,但馬上麵上的欣賞之色就轉化為嘲弄。
“勇則勇矣,但如果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勇,就隻是匹夫之勇,對打勝戰爭沒有多少幫助,反而會讓輸掉戰爭提供許多助力。”
在段寄奴的冷笑聲中,他手下的兩千安西鐵騎,還有其餘三麵的其他六千安西鐵騎,幾乎是同時時間,控馬上前,靠近到離烏思兵大陣一箭之地外後,四部安西鐵騎中的各自五百名亞美尼亞騎士就都是將手中碩長的馬槊倒插在地,而後下馬,拔出腰間的直身戰劍,摘下馬鞍上掛著的鳶盾,背上背上兩袋猛火油袋後,立即就是組成緊密的盾陣,向他們對麵的烏思兵陣線壓去。
龐千鋒說得沒有錯,安西軍這支亞美尼亞騎士衛隊中的騎士,多少在賀獵城一戰後俘虜的亞美尼亞武士中招募的,都是極擅長騎戰,又擅長步戰的精猛勇士,再加上這幾年來安西用大漢軍律的訓練,使得這些亞美尼亞武士在保留原本高超戰技的同時,更是注重配合,結成盾陣,五百人瞬間融為一體,如一堵牆般,嚴絲合縫,沒有一絲漏洞。
麵對如牆推進的亞美尼亞武士,四麵的烏思兵大陣中的烏思兵,立即都是更加猛烈大聲的咆哮,而後不用他們的指揮官下令,立即就是用手頭的遠程武器開始射擊,遠時用弓箭,近了之後就投擲破甲標槍。
但烏思兵的這些猛烈如疾風暴雨的遠程攻擊根本就是徒勞無功,亞美尼亞武士雖然都是亞美尼亞人,對於漢人來說都是外族,即便其中的大部分已經宣誓加入大漢帝國,但在普通漢人眼裏依然是蠻夷外族,連一些懷著非吾族類其心必異思想的安西高層,也是不怎麼看得上這些亞美尼亞武士,時刻都是防備他們作亂。
但知道亞美尼亞人信仰的亞美尼亞教會和羅馬教會間齷齪關係,知道亞美尼亞人現在西亞處境困難,生活悲慘,知道手下亞美尼亞人都已經將家小親屬接來安西等等原因,可以認定雖然一副白種人長相,但絕不會背叛安西的李錚,可是盡心竭力的武裝著自己的亞美尼亞騎士衛隊。
不說亞美尼亞騎士衛隊裝備的那些山文鎧和馬槊等安西頂尖的裝備,就是他們現在手中的鳶盾,也是安西最頂級的包鐵複合盾,在兩百米距離外,連安西軍現在所裝備的最強單兵弩具大黃具弩,射出的鐵弩矢都無法完全穿透這種鳶盾,更不用說是烏思兵的弓箭,或是用臂力投擲出來的破甲標槍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