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襄一見安西騎兵裝備遠比己方騎兵精良,並且訓練有素,知道如果不出動部族內最精銳的犍甲,將無有可能擊敗安西騎兵,而犍甲是南安羌部的國之重器,維護羌王權威的根本,輕易不得出動後,聰明懂得變通的姚襄,便絕了讓己方騎兵正麵衝破安西軍封堵的可能,而是將襲擾部隊剩下的一萬三千多騎兵,分作兩百多個隻有幾百騎的小隊,散開來去,讓聚在一團的安西軍攔截部隊顧此失彼,輕裝簡行,利用速度突破安西的安西軍的攔截。
姚襄的這番謀劃很是成功,雖然有十幾支小部隊,還是被反應過來的安西騎兵追上,絞殺幹淨,但大部分都是得意逃過安西軍的封鎖,如蝗蟲一般湧入安西軍的後方,開始肆虐塗炭。
其中受難最多的到還不是安西的運糧部隊,因為安西的運糧隊一般都是兩三千人的大隊人馬,雖然護衛部隊多是二線材官,但也多是裝備神臂弩,而且還能用武剛車結成車壘禦敵,南安羌部的騎兵根本就是攻不破這車壘,搶奪或是毀壞安西的運糧隊,截斷安西軍的糧道。
安西運糧隊安然無恙,而突入安西後方的那些南安羌部騎兵,為了發泄心中憤懣,或是為了籌集糧食,於是將魔爪伸向酒泉郡內的漢民,這些羌兵毫無人性,整村整村的屠戮酒泉郡漢人,整個酒泉郡西部遍地狼煙,漢人老幼的哭號聲,久久不散。
雖然酒泉郡還未能全部收服,但對於矢誌收服河西七郡,成為河西大都護的李錚來說,這酒泉漢民實質上已經是他的人民,李錚自然是要管,自然是要保護他們,即便保護不及,讓他們慘遭殺害,也是要為他們報仇雪恨的。
所以李錚立即就是也讓段寄奴將他手下的一萬精銳安西騎兵拆散,分作五百騎到百騎不等的小隊,如條條凶悍的獵犬,尋著敵人的氣味去追蹤敵人,並最後將入侵的敵人咬得稀巴爛,讓同門死無葬身之地之地,以告慰那些被殘殺酒泉漢民的在天之靈。
韓武寧的隊伍就是其中一支分流出來的部隊,他的麵對一場夜襲就幹掉了一千五百名入侵的南安羌部騎兵,算是戰績極好,功勞極大的,其它分流出去的安西軍騎兵部隊,多是因為尋不到敵軍部隊而一無所獲,或是最多因為謀劃不當,隻能是擊敗敵軍,而無法像馬武寧部那樣全殲對方。
但不管怎麼樣,在這場酒泉郡西部的騎兵廝殺混戰,還是安西軍這一麵占據上風,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殲滅和擊潰的南安羌部騎兵會越來越多,最後必定是會被安西騎兵徹底清除或是驅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