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玉門關之戰 四(2 / 2)

但禿發牧建卻是一直未讓城牆上駐守的士兵撤出,反而讓他們繼續駐守在城牆上,當肉靶子,禿發牧建這樣做倒不是不體恤下屬,或是腦袋犯暈,以為憑借自己士兵的血肉之軀就能抵擋得了那些大石彈的砸擊衝撞,他是不得不這樣為之。

禿發牧建以前參加的戰爭,都是與河西回鶻人,還有南安羌人的戰爭,這兩個勢力,包括他自己所在的禿發部,雖然都是在河西走廊上擁有曾經或是現在赫赫威名的大勢力,但說到底與真正的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等文明國家相比,他們都還是隻能被歸屬於蠻族。

即便是曾經一度歸附大漢帝國,從大漢帝國身上吸取到許多科技文化,在百年前趁著大漢帝國的內亂,又收納大量因為躲避戰亂,而遠離家鄉來到河湟之地的漢民,其中許多工匠後,南安羌部的科技水平明顯提高,南安羌部甚至能製造環首刀和玄鐵甲等漢軍的製式裝備。

但對於更高層次的武器裝備,比如說那種能將磨盤大的石彈投射三四百米的重型投石機,南安羌部是造不出,河西走廊上另外兩個禿發部和河西回鶻人,其文明程度比南安羌部更低,自然也是無法造出重型投石機的。

所以以往禿發部與南安羌部和河西回鶻人之間的戰爭,尤其是攻城守城戰中,根本就見不到重型投石機的身影,連攻城塔這種稍微複雜的攻城器具都是很難見到,正是因為強力攻城器具的短缺,這三者之間的戰爭才會那麼綿長,三方往往會在一座大漢帝國在河西走廊所留的堅城上,互相拚殺消耗好幾年。

就比如酒泉郡的酒泉城禿發軍就與河西回鶻人和南安羌人對峙消拚鬥年之久,最後通過長期圍困,迫使酒泉城中的守軍糧盡,才最終奪下了酒泉城。

照理說禿發翼建以前是聽過重型投石機存在的,但肯定是沒有遇見過的,但天資聰慧的他,立即就是明白,這重型投石機對己方軍隊的真正威脅是什麼,不是對於箭塔的毀壞,也並非是對己方軍隊造成大量殺傷,讓全軍驚懼,士氣狂瀉,而是能夠逼迫著己方城牆守軍的退守。

一旦禿發軍在城牆的駐守部隊退到城內,躲避石彈的攻擊,固然是能減低軍隊死傷,但也是會讓安西軍能夠從容的派出大量的填壕人員,背負土袋,去填平玉門關外的那條護城河。

玉門關外的這條護城河原本是一條活水,是從玉門關北麵的大澤湖引水進來的,一般來說很難被填平,但安西軍一到玉門關後,立即就是將護城河與大澤湖之間的引水渠道給挖斷,讓護城河再無活水流入,水位不斷下降,已經可以用土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