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五千騎兵全員騎馬,而且又有事先李錚在南下之路上就準備好的糧草補給,所以整支大軍行動迅速,隻用兩天時間,就從碎葉最東部穿過修繕一新的勃達關,到達龜茲。
此時的龜茲境內,李錚原本所有的龜茲西北之地,已經淪陷大半,隻剩最後的大石城還在苦苦支撐,被三萬龜茲軍團團圍住,大石城中隻有裴堅帶領五千名材官鎮守。
這些材官雖然是被在李錚的安西軍中當成二線部隊,但也是經過一定訓練,裝備著一線部隊換裝下來的玄鐵甲和鎖子甲,而且配備裝備橫刀、鉤鐮槍和烏錘等精良近戰肉搏兵器、還幾乎人手一把蹶張弩,臂張弩和步弓等遠射武器,有些膂力強者還被分配到羌人飛槍等重型破甲標槍,是一支可戰之兵。
要不是這些安西材官訓練的不夠,不怎麼熟悉戰陣之道,不然就是拉出去和同等數量的龜茲軍野戰也是不虛的,雖然是被六倍於己的龜茲軍圍住,但因為大石城就是大石武庫,是李錚這方絕不能丟失之地,所以城牆高深,塔樓林立,而且城牆上狼牙拍個檑木等守城器械一應俱全,再加上良將裴堅的領導,所以三萬龜茲軍猛攻了四日,損失近六千人,還是無法撼動大石城。
就在李錚率領龐大的騎兵軍團,通過勃達關進入龜茲的同時,龜茲軍的實際統帥者上官鼎,單槍匹馬來到大石城下,勸說原本是他看重的部將裴堅投降。
雖然上官鼎是自己的老上司,而且對自己有栽培之恩,但已經認同李錚是安西大都護,對李錚忠心耿耿的裴堅,卻是不會因私廢公,他聽了上官鼎的勸降之語後,在大石城牆上當即高聲大呼:“老將軍不必多言了,我裴堅自認不是英雄,也是鐵骨錚錚的大漢男兒,那碌碌無為的蘇代連大都護的一根指頭都比不上,如何能讓我信服投靠,而且心胸狹隘,睚眥必報,我曾經棄他而去投靠大都護,相比那蘇代心中恨極我了,老將軍你覺得我會自投羅嗎?”
已經七十歲,白發蒼蒼,身形佝僂的上官鼎,聽了裴堅的話後,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最後說道:“你不願投降,難道就讓生靈塗炭,讓大石城內的所有軍民一同與你陪葬嗎?不要在負隅頑抗了,不然惹得大都護大怒”
上官鼎的話還沒有說完,均是聽明白他話語中“大都護”是指誰的大石城守軍們立即個個激憤,破口大罵。
“呸!蘇代也配是我們的大都護,他們蘇家占據大都護之位百餘年,可有任何豐功偉績,能與我們的大都護比。”
“蘇代河東販酒之徒的後代,見利忘義,不知廉恥,豈可與將門世家,忠心為國的我家大都護比,豈可擔任大都護一職。”
“蘇代勾結外族,圖謀安西,是為漢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