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方陣(2 / 2)

但現在在漢軍丹陽兵和步跋子投擲出如雨標槍的情況下,瓦良格武士們也是不敢打開盾牌,振臂投擲飛斧,少了一個能夠大肆殺傷漢軍方陣兵的機會,飛斧雖然不能破開第一線包著鋼片長盾的防禦,但飛躍過盾牆後卻是能殺傷因為將要與敵接戰,而不再抖動步槊的步槊兵們。

不知自己幸運逃過一輪致命飛斧襲擊的方陣,在接敵前第一排的鉤鐮槍手們,立即就是丟下長盾,而後和後排的步槊兵一樣雙手拿著鉤鐮槍,挺槍狂吼向對麵的瓦良格人發動衝鋒。

現在的步槊軍是脫胎於李錚上一世的曆史上,在整個十六和十七世紀都大行其道的大方陣,這種大方陣並非是對古希臘和馬其頓這些古典方陣的簡單模仿,而是做了大量改進的,使得方陣的推進速度更快,甚至能像普通步兵那樣發動衝鋒。

在歐洲或者說整個地中海沿岸,自從羅馬共和國打贏與馬其頓王國和其它繼業者國家的戰爭,將馬其頓方陣的神話徹底擊滅後,以羅馬軍團中重步兵為標杆的劍盾兵和槍盾兵,就開始大行其道,後來火槍手和長槍手混編的大方陣之所以能夠取代他們,除了火槍手和長槍手比傳統軍隊中的劍盾兵和槍盾兵更容易訓練,更容易大規模成軍外,大方陣在戰場上爆發出來的威力強於傳統劍盾槍盾的混編也是一大理由。

因為在李錚上一世的十六十七世紀,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當時火繩槍的射程和威力都已經比較理想,能夠在百米外輕鬆射穿任何的,除了純鋼製的盾牌外的所有盾牌,所以在配盾無用,還會拖累方陣推進速度的情況下,那時代的方陣都不再配大量盾牌。

李錚提早弄出來的方陣,處於火器根本沒影的冷兵器時代,盾牌對箭矢標槍還是有些防禦作用的,所以配備著盾牌,但在臨敵接戰前,或是發動衝鋒和加速推進時,位於第一排也參與進攻的鉤鐮槍手們將會立即丟下大而沉的長盾。

連同第一排的鉤鐮槍手,在進攻時一共排列成五排的漢軍方陣,在發動衝鋒長杆兵器一致對前時,就猶如一隻發怒狂奔猛衝猛撞的大箭豬,這時代很難有軍隊能夠抵擋,在演習中漢軍中的任何一隻部隊,連丹陽兵和步跋子那樣的精銳步兵也是很難正麵抵擋,除了采用正麵遊鬥牽製,重點進攻方陣薄弱的側翼外辦法外,丹陽兵和步跋子們對鉤鐮槍手和步槊兵組成的方陣就毫無他法了。

在漢軍中唯一能豪言能夠正麵擊潰方陣的是期門郎和先登死士們來,前者是因為有更堅固的甲胄,和更長的馬槊,還有有死無生馬革裹屍的戰鬥意誌,而先登死士們則是因為手中那威力堪比床子弩的大黃具弩,而能輕鬆射滅速度比較慢而且站位密集,是遠程武器最佳投射對象的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