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使用了灌鋼法,包鋼法和覆土燒刃等等多項先進技術,但其實橫刀並非是真正的絕世神兵,它真正的鋒利度和硬度肯定是要超過百煉環首刀的,甚至能達到千煉環首刀的程度,但肯定是比不上那些幾千煉甚至萬煉寶刀的。
說白了橫刀是一種適合大量製造,大規模裝備的,是真正為大規模戰爭所服務的兵器,後世的時候,李錚一直疑惑為什麼聞名於世,並稱世界的三大刀劍的分別是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刀和日本刀,作為文明古國,幾千年裏經曆無數戰爭中國,竟然連一把刀劍都沒有入圍。
以前李錚還以為是評選這榜單的白人歧視中國,故意否定中國輝煌的古代文明,要讓中國人蒙羞,但現在看來事實也並非如此,中國製造的刀劍因為側重點的不同,所以導致單體的性能上,的確是與精雕細琢的其它三種名刀上有差距。
如果說其它三種名刀的性能是一百分的話,那麼大唐橫刀就隻有打個八十分甚至更低,但橫刀對戰爭的作用,卻是其它三種名刀望塵莫及的,最巔峰時,唐軍一萬兩千五百人的野戰部隊中,可是準備著一萬口橫刀,可見橫刀的產量之大,讓人瞠目結舌,雖然大唐帝國國力強盛,但敢於給自己幾十萬的軍隊裝備如此多的橫刀,也可見此種刀造價不是天文數字,而且可以很容易快速批量製造。
而其餘三種名刀的產量就有點慘不忍睹了,原產於印度,用烏茲鋼打造的大馬士革刀,從來沒有在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中普及過,他們軍隊的大部分一直使用的是普通镔鐵打造的彎刀,而馬來亞的克士刀因為打造所需的材料異常稀有,竟然是可遇不可求的隕鐵,所以數量更是稀少,在古代爪哇等地的土著王國中,是隻有頂級貴族才能佩戴和使用的武器。
而日本**的產量雖然可能是三種名刀中最多的,但你要讓製作周期長達兩三年的日本**裝備幾萬甚至數十萬的軍隊完全是強人所難,日本古代軍力最鼎盛的時期就應該是他們那被中國人戲稱為“村長戰爭”的戰國時代了。
但雖然中國人稱日本曆史上的戰國時代是村長戰爭未免有戲言成分,有些因為自大等一些的情緒過於貶低敵人,但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的確是不大,當時日本國內最大軍閥織田信長最牛逼轟轟時,也不過五萬軍隊,而等豐臣秀吉統一整個日本後,全國的總兵力也不過二三十萬,而且這二三十萬中,也並非全部是拿著製作精良**的武士,大半都是拿著一把製作簡單三間槍的足輕。
有個傳言說,二次大戰中日本在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被中隊和美軍繳獲的**有十幾萬把,但那是以訛傳訛,繳獲的日本刀中大部分不是正統的**,而隻是用機器批量打造出來的普通指揮刀,真正精雕細琢,能夠傳家傳世的**隻有萬餘把,有些甚至是日本那些武士家族傳了幾百年的有名寶刀。
能夠保存幾百年,可見日本**的製作精良,但也可以可悲的發現,日本人幾百年的積累傳承,竟然可能隻有幾萬餘把**,所以**也是貴族之兵,也是不可能大規模裝備軍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