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信之人最後一句話說得謀剌斯蘭心花怒放,他立即又是開始叫喊著立即出兵,這一次實際掌權者葉格爾沒有視而不見或是沉默反對,與李錚和薑恪當初推測的差不多,與壞米尼公國的好事,破壞米尼公國與卡爾魯克人的聯盟相比,猰顏人更在乎的還是他們支持的謀剌斯蘭,能否擠掉其它競爭者,成功登上葉護之位。
希望幫謀剌斯蘭積累大量威望的葉格爾,不能坐視南麵溫鹿坡的五千軍隊覆滅,也不想放過偷襲漢軍屯糧之地,覆滅漢軍的機會,於是雖然心中還有疑慮和不安,但葉格爾最後還是同意了南下作戰,他對謀剌斯蘭說道:“我們如果真能成功偷襲漢軍的輜重營地,引起漢軍的潰敗,那麼就要乘勝追擊,奪取勃達關,大石城,攻入龜茲腹地,所以我們還需將瓦良格戰士帶上,謀剌將軍你就帶領瓦良格戰士們,由我親自帶領波耶騎兵去偷襲吧!”
謀剌斯蘭絲毫不領葉格爾的情,直接拒絕了比較安穩的帶領步兵的任務,執意與葉格爾一同帶領騎兵執行比較凶險的任務,葉格爾最後隻能以不出兵為威脅,才讓莽夫勁上來的謀剌斯蘭消停,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帶領瓦良格武士,葉格爾認為帶領瓦良格武士安全些,才讓謀剌斯蘭去做的,但後來他為這個決定懊悔不已。
當天夜裏,頓多城就南門大開,四千猰顏衛隊魚貫而出,向南而去,首先排在前方的是兩千名波耶騎兵,“波耶”一詞,在斯拉夫尤其西斯拉夫民族中,是武士貴族的代稱,就比如西歐的騎士製度一樣,波耶騎士一般都擁有自己的土地和農奴,可以不事生產,專心練就各種戰鬥技藝和騎術,是極為精銳的騎兵和武士。
與西歐騎士大多是衝擊型騎兵不同,波耶騎兵屬於通用型騎兵,能持矛衝鋒,也能揮刀近戰,更能騎射,樣樣多會,但樣樣都不怎麼精通,波耶騎兵最大的特色就是在馬上投擲標槍,這是所有斯拉夫騎兵都會的一項技能,但波耶騎兵們尤其使得出神入化,往往憑借幾輪標槍雨,就能擊敗甚至是覆滅敵軍。
在兩千名身穿羅斯風格鱗甲鏈甲和尖頂盔,披著東正教圖案的波耶騎兵,趾高氣揚的疾馳而過後,兩千名個個身高達到一米九,體壯如熊,蓄著濃密胡須的瓦良格武士也背著盾牌,扛著長矛長斧,踏步如山,殺氣騰騰的走出南門。
“瓦良格”既是斯拉夫語中維京人之意,早在數個世紀前,被統稱為維京人的那些北歐蠻子,就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不斷乘著龍首戰船四處侵略搶奪,攻城掠地,他們的足跡遍布波羅的海沿岸,英倫三島,法蘭西和意大利南部,除了在西歐逞威肆虐外,有些維京人甚至入侵到俄羅斯內陸,沿著頓河一路南下,以基輔為首都,建立過一個叫基輔羅斯的國家,他們更是曾經糾集八萬部隊攻打過君士坦丁堡。
維京人也就是斯拉夫語中的瓦良格人,與斯拉夫民族交情很深,兩個民族間有戰爭,但更多的是互相的妥協和臣服,甚至是融合。
猰顏人就是一個體內身具瓦良格和斯拉夫兩種血統的民族,雖然猰顏人歸降突厥汗國,被從頓河平原帶到東方已經兩三百年,但突厥化的猰顏人依然沒有忘記傳統,他們部族內依然施行波耶製度,也經常聯係還在頓河流域的親屬部落,為他們招募彪悍的維京人當雇傭兵,這些維京雇傭兵被猰顏人稱為瓦良格武士。
瓦良格武士的裝備戰法與維京步兵差不多,隻不過在猰顏人精益求精的要求下,所雇傭的維京人都是身型高大個人戰技格外優秀者,所以瓦良格武士算是維京人中的精英份子組成的軍隊,比普通維京步兵要厲害許多。
瓦良格武士的裝備與維京步兵相似,鎧甲多為輕便的鏈甲,也有少量羅斯風格鱗甲和拜占庭紮甲,頭盔多為諾曼式樣的水滴型帶護鼻的尖頂盔,也有撒克遜式樣帶護眼罩的圓頂盔。
瓦良格武士的武器為專門對付騎兵的長矛一支,近戰格鬥的維京寬刃劍一把,這種劍寬5厘米左右,長80厘米左右,劍菱非常厚,劍身開有血槽,除了刺擊,也能夠像砍刀一樣揮砍,而且威力不俗,為了對付重甲部隊和衝擊敵人陣形,瓦良格武士會直接摒棄單手武器和盾牌,扛起一柄雙手寬刃戰斧,去戰場上興起更多更大的腥風血雨,擔任突擊衝陣的步兵。
除了格鬥武器外,瓦良格武士的遠程武器為投矛和飛斧,弓弩裝備的卻是很少,一般瓦良格武士上陣時,都會攜帶兩支標槍或是數把飛斧。
瓦良格武士的盾牌與維京人一樣,都是直徑八十厘米左右有盾帽(就是盾中心處向外凸起的一塊,作用為衝鋒時增加撞擊力)的圓盾,盾麵的彩繪多為遵照維京傳統的漩渦圖案和黑色烏鴉圖案(北歐奧丁神肩頭就戰著一隻黑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