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平安西的優勢(2 / 3)

“在整個安西隻有主公你能,隻有充滿榮耀的隴西李氏的子孫,才能對抗蘇家的漢庭任命詔書,擁有讓安西眾將士信服的理由,同意改換安西大都護,百年前你的曾祖李雄差一點就成功了,但你的曾祖因為怕強行取代,會讓蘇家和他們的支持者叛亂,造成安西的內亂,所以就作罷了,但百年後的今天,我們現在麵對的就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安西,所以不必有任何的顧慮了,主公,去完成當初你的曾祖未完成之事吧,取代蘇家成為安西之主,然後帶領安西崛起騰飛。”

薑恪的聲音突然擁有一種異樣的磁性,頗為動聽,極具蠱惑力,仿佛是要將李錚內心深處的巨大野心全部要給勾引出來。

李錚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他毫不向薑恪掩飾自己的野心,很是坦蕩的說道:“複興安西和大漢這種名垂千古之大事,舍我其誰呢?”

“不過我很是不明白,薑司馬先前說認定我為安西之主的理由是兩點,一點我是在漢軍中擁有極高名望的隴西李氏子弟,擁有對抗漢庭大義的能力,但第二點兵微將寡,勢力弱小為什麼也會成為你認定我為安西之主的原因,這些不是缺點嗎?”李錚向薑恪表完決心後,立即問出心中所惑。

“主公,你認為我安西現在衰弱到這等程度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外敵強大?還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原因?我大漢立國已經有千年,從當初昭武皇帝派軍征伐並經營西域開始,也已經有六百多年了,其間大漢幾度興衰,河西走廊被截斷,讓安西斷絕與帝國本土的通道,成為一塊孤地也不是沒有過,但那一次安西軍和安西漢人卻是挺了下來,一直堅持到大漢帝國處理完內亂重新崛起,打通河西走廊,但你看看現在的安西還能堅持幾年,能否像前人那樣保住浸透我們華夏先人汗水和血水的安西。”薑恪用很是恨鐵不成鋼的痛心語氣對李錚說道。

“那照你的意思是說,是因為我們現在安西漢人的不爭氣,才造成現在安西危局的,那這造成我們不如先人的錯誤之處到底在那裏呢?”李錚很是虛心的問道。

“官職世襲製!”薑恪極為厭惡的說道。

“官職世襲製!”李錚跟著喃喃念叨了一句,他實在是想不出這在他眼中,是防止安西內亂有效措施的製度,怎麼會成為現在安西衰弱的根源,很是不解的問道:“這官職世襲製,有什麼不妥嗎?反正原本整個大漢帝國都是被世家名門所掌控,所有的顯耀官職大多數都是由名門子弟出任,所以世家名門才會被稱為世卿世祿,這官職世襲製不就是將原本是潛規則的規矩給明文確定了,看起來與原本並無改變,怎麼會成為安西衰弱的最大原因。”

薑恪很是奇怪的看了一眼李錚,然後突然有些明悟的說道:“我倒是忘了主公父親早逝,所以即便是世家出生,但對於原本大漢的權利運作也是不怎麼熟悉的,那我就來為主公解惑吧!這大漢原本的那些名門世家是世卿世祿不假,但那些名門子弟想當官還是要競爭的。”

“競爭?”李錚仔細琢磨的這兩個字。

“是的,競爭,大漢的世家門閥是世卿世祿,世世代代當官為將不假,但那些世家門閥的子弟絕無可能一步登天,僅僅憑借家世就謀得高位,他們世家子弟的身份,隻能帶給他們一個能夠公平出仕的機會,要想封侯拜相,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都必須得靠他們自己去拚搏,或是去地方造福一方百姓,或是到邊疆殺敵立功,一步步的積攢功勳和經驗,憑借自己的才能加上家族的幫扶登上高位。”

“主公,你們隴西李家是大漢帝國將門世家中的翹楚,但你們李家也不是每一代都能出大將軍,或是擔任太尉等要職的,為何?就因為你們李家也不是世世都出良才的,別的家族有更好的人才,自然就在競爭中將你們李家給比了下去。這種官職和國家權利的競爭雖然隻存在於世家大族間,不容寒門和普通士族子弟參與,為國選才的範圍有點小,但起碼還能為國家選取出足堪大任的有用之才,而現在安西的這官職世襲製則完全就是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