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自行變色的壁畫(1 / 2)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繪畫顏料的使用也有悠久的曆史。從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掘的著名彩陶中,就繪有紅黑相間的彩色圖案,證明我們的祖先在5000多年以前就已經懂得用彩色顏料繪畫了。經考證,當時使用的那種黑色顏料是炭粉,紅色顏料是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_2O_3),古人把它稱之為“紅赭石”。

後來人們在自然界裏又發現了一種紅色顏料——朱砂,它比紅赭石的顏色更鮮豔。朱砂的化學成分是硫化汞(HgS)。由於它色彩絢麗,經久不變,所以一直備受畫家珍重。在書畫上蓋的印章,所用的印泥也是用朱砂做的。古老的字畫,由於年代久遠,其畫紙已變色泛黃,但是那上麵的印章卻仍是紅豔豔的。

我國著名的敦煌壁畫上那婆娑起舞的飛天,堪稱世界藝術珍品。但是,那些仙女的麵龐和肌膚大都是灰黑色,這真是怪事!

原來,這些畫麵上的灰黑色物質是硫化鉛(PbS)。可當初塗上去的並不是硫化鉛,而是一種有名的白色顏料——鉛白,即堿式碳酸鉛。它有很強的覆蓋力,塗抹之處,真可謂白得耀眼,由於長期受空氣中微量硫化氫氣體的腐蝕(煤燃燒、動植物腐爛時都有硫化氫產生),由白色漸漸變成灰黑色。

2PbCO_3·Pb(OH)_2+3H_2S=3PbS↓+2CO_2↑+4H_2O

博物館裏陳列的油畫,時間久了,白色畫麵漸漸變得黯然無光,也是同樣的道理,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著急,請你取一塊軟布,蘸上雙氧水,在畫麵上輕輕擦拭,就可以使畫麵舊貌換新顏,恢複青春。因為具有強氧化性的雙氧水能把黑色的硫化鉛氧化成為白色的硫酸鉛。

PbS+4H_2O_2=PbSO_4↓+4H_2O

不過,為了保持古代文物的原貌,我們一般不這樣做。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歐洲的美術館中。意大利的博物館裏珍藏著許多文藝複興時期的名畫,參觀者驚奇地發現,有的畫麵上的天空不是通常見到的蔚藍色,而是翠綠色。

原來,古代畫家所使用的藍色顏料是一種叫“銅藍”的礦石,它的化學成分是硫化銅(CuS)和硫化亞銅(Cu_2S),這兩種硫化物的性質不穩定,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作用下,日久天長,能慢慢變成綠色的堿式碳酸銅[Cu_2(OH)_2CO_3],於是“藍色天空”就漸漸變成了“綠色天空”。

更奇怪的一幅畫是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花數年精心創作的巨幅壁畫《創世紀》。就在這組奇珍異寶般的壁畫中,有一幅除了和其他壁畫一樣,具有無窮藝術魅力以外,還有一種“特異功能”:它能相當準確地預示天氣的變化。當地人發現,若壁畫中人物服飾處的淡紅色逐漸隱退並轉變成豔麗的藍色,那麼,即使當時雲霧繚繞、陰雲密布,出門時也大可放心地不帶雨具;反之,若壁畫人物服飾處的藍色變成淡紅色時,則預示著天可能要下雨了。

這幅壁畫為什麼會預報天氣呢?化學家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原來,在米開朗基羅所用的顏料之中,偶然混進二氯化鈷。含有結晶水的二氯化鈷顯紅色,而無水二氯化鈷則顯藍色。每當天將下雨的時候,空氣中濕度上升,畫中藍色的無水氯化鈷便吸收水分,形成淡紅色的水合二氯化鈷,而顏料中水合二氯化鈷裏的結晶水逐漸蒸發掉,恢複藍色,則是空氣幹燥,天將放晴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