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啤酒陶瓷”的出世,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美國的化學家哈納·克勞斯在研究一種用於宇航容器的材料配方時,無意中錯把身旁的一杯啤酒當作蒸餾水倒入一個盛有石膏粉、黏土以及幾種其他化學藥品的燒杯中。然而,正是由於這個“無意之中”的舉動導致了啤酒陶瓷的問世。這一杯啤酒一倒入燒杯中,就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奇特現象,燒杯中的那些混合物立即產生了很多泡沫,體積突然膨脹了約2倍,不到30秒就變成了硬塊。這使克勞斯大吃一驚,他在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這一過程如此之快,以至我都想不起來我到底做了些什麼。”這次偶然製成的啤酒陶瓷居然是一種具有很多優良特性的泡沫陶瓷,這是誰也沒有料到的。這種後來被人稱作“啤酒石”的陶瓷具有釉光、重量輕、無毒、防火性能好等特點。由於啤酒石形成時固化速度快,並有那麼多優良特性,它將在增強運載工具的絕熱性能、安全儲存核廢物、包裝業、汽車製造業、農業等方麵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和商業價值。
為使啤酒石的特性及應用得到充分發揮,克勞斯還采用石膏、石灰珠層岩、硫酸鹽等與啤酒進行了一係列實驗。實驗中發現改變原料的配比製出的啤酒石有不同的特性。另一種配比製成的啤酒石,在同樣體積下,重量隻有水泥的1/5。還有一種配比的啤酒石能承受激光產生的2316℃高溫達1小時之久。還有一種啤酒石,不必進行又費錢、費事的上釉及燒釉工序,隻需用噴燈處理20分鍾,容器的表麵便釉光鋥亮了。
一些專家認為,啤酒石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儲存核廢料。大家知道,核廢物如儲存不當,會對環境造成非常有害的核汙染。當前處理核廢物較大的問題是容器,傳統的方法是用防鏽、不漏氣的鋼鼓儲存,容器的內壁常用一種塑料作為防護套。但是,一旦黏結劑失效,就會發生泄漏。可想而知,這種方法和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可靠的。由於啤酒陶瓷具有自行上釉的特性,所以可將其噴在新鋼鼓的內表麵,或舊鋼鼓的外表麵,形成啤酒陶瓷釉,成為一個不破裂、不泄漏的防護套,這樣就可安全地儲存核廢料了。
當然,啤酒陶瓷目前還處於研究和開發階段。克勞斯預見到從防火房到發動機中的某些金屬部件,都將出現啤酒陶瓷的身影。如果找找它的缺點,克勞斯僅想出一條,他幽默地說:“在它生產出來的頭3個星期裏,聞起來有點兒啤酒味。”
知識點
矽酸鹽
矽酸鹽指的是矽、氧與其他化學元素(主要是鋁、鐵、鈣、鎂、鉀、鈉等)結合而成的化合物的總稱。它在地殼中分布極廣,是構成多數岩石(如花崗岩)和土壤的主要成分。
由於其結構上的特點,種類繁多。它們大多數熔點高,化學性質穩定,是矽酸鹽工業的主要原料。矽酸鹽製品和材料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科學研究及日常生活中。
延伸閱讀
宋代名窯
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淨。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製的瓷器胎薄,精巧細致,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汴京官窯,窯設於汴京,為宮廷燒製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根據各方麵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鈞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