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的雪下起來了,是今冬的第一場大雪,月笙抱著年幼的弟弟月明坐在深紅色的大床前,細細的向床上的美婦人描繪著外麵的景色,“這次的雪總算下得大了,不似前些天,隻薄薄的一層,娘,等您好些了,咱們一塊在院子裏賞雪去,院子裏那些寒菊,現在正開得好呢,您最喜歡的瑤台玉鳳、雪海,現下隻怕開得連花和雪都分不開了。”穆雪薇看著月笙懷裏,將波浪鼓玩得正歡的月明,似乎對平素喜歡的菊花都沒有了興致,她笑容慈愛溫柔道“比起親娘,明兒打從出生起就跟著姐姐,我如今看著他倒是跟你這姐姐更親近些。”雪薇狀若吃醋的說道,不舍的看著一雙兒女。
“娘自生下明兒便一直病著,明兒和笙兒都盼著娘早點好起來。”月笙看出娘的不舍,連連笑著說道:“前兒個我帶著明兒回穆府看外祖母,見院子裏的紅梅開得正好,就悄悄采了些梅花,用小瓷瓶收了些梅上的清雪,又跟悠表姐學了樣,製了紅梅茶,娘嚐嚐看,可還喜歡?”月笙的丫鬟侍書捧著精致的白玉瓷瓶交給月笙,雪薇欣喜的從月笙手裏接過瓷瓶,甫一打開,便聞到清新的梅香,竟把滿室的藥香也衝淡了不少,“娘最喜歡的便是紅梅,淩霜傲雪,氣度卓絕,娘希望你和明兒將來長大了,也像那雪中紅梅一樣,不與群芳爭妒。”穆雪薇慈愛的輕撫著月笙的頭發,看向月笙懷裏,已經有些犯困的月明,“笙兒,雪天路滑,下回再要采梅,可別再一人悄悄去了”,說著看向月笙懷裏的月明,抓著小鼓有手無力的垂著,“讓穆媽把明兒抱回祖母房裏,他怕是要睡了。”
正在不遠處侯著的奶娘穆媽聽聞,忙走向前來,笑道:大小姐請把少爺交給奴婢吧,奴婢這就把少爺抱回老夫人那去。月笙小心的把月明交到奶娘懷裏,細細囑咐道“外麵雪越發大了,讓青竹、梅香並幾個穩重的丫鬟跟著,雪天路滑,凡事多加小心,護著小少爺,見著祖母,別忘了代娘親和我向祖母問安”,說罷,月笙小心的看向母親,得到母親讚同的點頭後,方才讓穆媽他們幾個抱著月明向老夫人院子走去。
“不錯,越發想得周全了”穆雪薇拍拍月笙的手,“你也累了一上午了,快回房裏先歇歇”“是,笙兒這就告退。”剛出門沒幾步,月笙就聽見從房裏傳來了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她頓了一頓,方才在房裏,娘親怕自己擔心,怕是不舒服也一直在強忍著,想到這裏,眼裏不由地滾下淚來,怕人瞧見,趕緊悄悄拿帕子擦了,繼續帶著丫鬟婆子回了自己的院子。
回到綺嵐院,月笙把手爐並解下的雲絲披風交給侍書,見月笙回來,屋裏的小丫鬟們早備好了熱湯,月笙淨了頭麵並手,因侍書瞧見她一臉愁容,眼裏仿有淚痕,便安慰道“姑娘放心,入冬以來,宮裏的董太醫便常來給夫人請脈,今兒個夫人的精神已是大好,陪著姑娘少爺說了這許久的話”“是了,董太醫也說了,隻要過了冬天,待到明年春暖,娘親的病就能大好”,月笙看著屋裏的丫鬟們大多斂眉靜氣,怕是自己剛從娘親院子回來,自己的愁思連帶著她們也不安生,便笑道:呆會吃了飯,各位姐姐們且歇著去吧,我這裏沒什麼事了。“天天一到晌午,我們做丫鬟的歇著去了,倒是叫你這大小姐成日家刺繡寫字,小姐疼我們,可也不能太慣著了”稍年長的司畫笑道,“既叫我們一聲姐姐,哪有倒讓妹妹辛苦的道理”
和丫鬟們說笑一陣,自有婆子過來擺飯,飯罷,侍書向月笙笑道:姑娘,外麵雪越發大了,可要到暖閣裏歪歪才好。
“不了,呆會祖母醒了,咱們還得過去呢,不如把畫具拿到暖閣,咱們一處說說話”
“那敢情好,正好我們幾個丫頭手裏都還有些活計,不如大家熱鬧的圍在暖閣裏”月笙笑著應了,自有丫鬟裏忙去不提。
果然,剛過晌午就有老夫人院裏的巧菱過來,讓月笙到老夫人院裏說話,還說雪下得大了,大少爺月淩下學早,而且二小姐月雙也由奶娘帶著過去了。月笙聽聞,便和丫鬟們一塊收拾了,帶上侍書和司畫,就往老夫人院子裏去。
老夫人住在劉府正院,正榮堂,離月笙的綺嵐院隔了兩三個院子,一路上,月笙不敢貪看雪景,忙忙的從一道道穿花長廊過去,快到正榮堂時的花園子時,月笙看到大片快被雪覆蓋住了的寒菊,忽然想起早上,娘親跟她說最喜歡的竟是紅梅,不由得停了下來,轉頭向司畫道,“司畫姐姐,冬天正是臘梅開得喜慶的時候,怎麼偏偏咱們府裏一株臘梅也沒有?”
“聽奴婢的娘親說,早些年,府裏原是有臘梅的,後來不知道怎麼,大概是雪姨娘進府後沒多久,府裏的臘梅就換成了寒菊”
雪姨娘,閨名穆雪芳,是劉月笙母親穆雪薇娘家的庶姐,比嫡妹穆雪薇還早兩年嫁進來,月笙想了想,不再說什麼,隻顧繼續往老夫人院裏趕。
見月笙她們遠遠的來了,早有兩個眼尖的婆子掀起厚實的綻藍棉布簾子,忙將月笙幾個讓進去,不同於娘親穆雪薇院裏的清冷和長年的一股子藥香味,隔著雕花的紫檀屏風,就聽見裏麵傳來陣陣的笑聲以及透過來的絲絲暖香,月笙忙理理心神,臉上帶著暖暖的笑意,跨進祖母他們圍坐的屋裏。
坐在人群裏正中的自是老夫人,身後站著丫頭巧菱並珠兒等人,圍坐在一旁的有庶長子劉月淩,正在劉氏私塾裏上學,正襟危坐的樣子,倒有幾分神似其父劉翰林,與月笙同歲的庶女劉月雙坐在母親雪姨娘身旁,正捧著一顆佛手在玩,雪姨娘一如往常站在月淩和月雙身後,大興京都的規矩,妾室生下的孩兒,一律掛名寄養在正妻名下,姨娘雖是生母,也隻能稱姨娘,而姨娘是沒有資格和自己的兒女坐在一處的,月笙進來略一環視,沒看到月明,大概還在暖閣裏睡著,便給老夫人和大哥月淩見禮,月雙也忙站起來給月笙見禮,月笙笑著應了,月笙再給雪姨娘見禮,雪姨娘忙側過身子,隻敢受了月笙半禮,一番見禮畢,月笙方端坐在月淩旁邊的位子上,聽著祖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