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顧忌別人是什麼樣子的人,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擔任各種角色。做適合自己的工作,扮演自己能夠適應的角色,這才是成事的基礎。所以,女性朋友要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擺脫盲目從眾心理,獨立思考,找與自己匹配的事做。
將“多一點兒”的藝術發揮到極致
生活中有這樣的女性,從表麵上看,她們很努力,可是結果總不是特別令人滿意,原因就在於做事情沒有“多想幾步”的習慣。
瑪麗和瑪雅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她們年齡相當,參加工作的時間也差不多,她們工作起來也都很賣力氣。但是,瑪雅參加工作不久就得到總經理的賞識,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瑪麗像被人遺忘一樣一直在基層。
有一天,瑪麗實在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職,並大膽地指出總經理太沒有眼光了,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卻總偏愛那些熱衷於吹牛拍馬的人。
總經理一言不發地聽瑪麗講完,他知道瑪麗工作很吃苦,但她身上缺少一些東西,如果對她直說她肯定不服,於是總經理想出一個辦法。他說:“好吧,也許我的眼睛真的有些渾了,不過我要證實一下。你現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有什麼賣的。”
瑪麗很快從集市上回來了,說剛才集市上有一個農民拉了車土豆在賣。
“一車大約有多少斤?”總經理問。
瑪麗立即又返回去,看過之後說車上有40多袋土豆,每袋約20斤。
“多少錢一斤呢?”總經理又問。瑪麗又要跑回去,被總經理一把拉住了說:“瑪麗先生,請休息一會兒吧,你看看瑪雅是怎麼做的。”他派人把瑪雅叫來,對他說:“瑪雅小姐,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不一會兒工夫,瑪雅回來了,她向總經理彙報說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40多袋,共800多斤,價格適中,質量很好,她已經帶回幾個讓總經理過目。這位農民今天下午還要拉一車西紅柿上市,據說價格還可以,她準備下午再和這位農民聯係一下。
一個聰明人比一個普通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總會比別人多想幾步。其實,有時隻要比平時多想一點兒就會把事情處理得很完美。在現實生活中,多想幾步,也就是說具有一定的遠見卓識,將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價值。
有人說:“遠見告訴我們可能會得到什麼東西,遠見召喚我們去行動。心中有一幅宏圖,我們就從一個成就走向另一個成就,走向更高、更好、更令人快慰的境界。這樣,我們就擁有了無可衡量的永恒價值。”
多想幾步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會打開不可思議的機會之門。人越有遠見,就越有潛能。
生活中,你和別人的差距就如同瑪麗和瑪雅,更多的是體現在思想方法上,雖然初始時就差那麼一點點,但日積月累差距就越拉越大。所以,了解差距並及時總結,方能迎頭趕上。
唯有凡事多想幾步,才是成功製勝的不二法寶,僅僅靠一味地苦幹,隻埋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結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將仍舊重複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第二章 抓住機遇,不斷超越自己
在別人說“不”的時候說“是”
很多時候,我們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總是一次又一次地錯失機會?其實,不敢堅持自己是主因。女性很容易在自己原本對的時候,向反對意見妥協。原本不覺自己正確與否,隻要有反對意見,就產生退縮,沉默不言了。
曉靜講了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
一天,她的老師讓她站起來背誦一篇課文。當她背至某處時,響起了老師冷漠而平靜的聲音:“不對!”
她猶豫了一下,又從頭開始背起。當背到相同的地方時,又是一聲斬釘截鐵的“不對”阻斷了她背書的進程。
“下一個!”老師叫道。
曉靜坐了下來,覺得莫名其妙。
第二個同學也被“不對”聲打斷了,但她繼續往下背,直到背完為止。當她坐下時,得到的評語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