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處世篇 修養是你的第二重身份(2)(2 / 3)

話一說完,他便觀察對方的反應,果然不出所料,主編興致勃勃地問:

“怎麼?你也喜歡打保齡球嗎?”

“我雖然不擅長,卻很熱愛這種休閑活動,常常去打。”

“哈哈!其實我也蠻喜歡這玩意兒,幾天不摸球就手癢癢。”

“戰績如何?”

“最高分是258。”

“啊!這已達到專業水準了。”

一談到感興趣的話題,主編情緒就越來越高,不知不覺中便與小李約定下次一同去打球,還說了一句很關鍵的話:“這個約定和出版的條件無關,完全是兩碼事。”但幾天後,雙方便簽訂了合同,而且大致是按照小李所希望的條件訂立的。

可見,人們對於自己的小事,比任何重大的事都要關心。他對於自己刮臉的刀片鈍了不能刮胡須的事,比在某處飛機失事的事件還要關心。他自己的腳趾腫痛,比南美洲發生的大地震更重要。他聽你談他的得意事件,比聽你談曆史上的一切偉大人物的事跡更為高興。

所以,如果你想讓別人對你產生興趣,那就請記住與人溝通的秘訣: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

說“不”時,盡量委婉一些

拒絕別人,說“不”簡直成了世界上最讓人為難的事,稍不注意,就可能失去交情,引起反感,被人誤會,甚至有自毀前程的危險。

但是,這個“不”字有時候是不得不說的,可拒絕別的要求並不是硬邦邦地一口回絕或不加理睬,這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麵提供幾種委婉的拒絕方法:

1.巧妙轉移法

不好正麵拒絕時,可以采取迂回戰術,轉移話題也好,另有理由也好,主要是善於利用語氣的轉折——決不會答應,但也不致撕破臉。比如,先向對方表示同情,或給予讚美,然後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絕。由於先前對方在心理上已因為同情而對你產生好感,所以對於你的拒絕也能以“可以諒解”的態度接受。

比如,有些人認為當別人邀請你參加聚會時,是不應該拒絕的,如果拒絕的話,就太沒禮貌了。事實上,這並非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為。如果你不想參加的話,不妨這樣說:“真心謝謝你的邀請。不過,碰巧我有重要的事待辦,沒有參加的機會了,真是遺憾。請代我向大家問好。”

如此拒絕是很得體的。

這個時候,你如果這樣說:“我最討厭聚會了,因此我不想參加。”

這將令人感到不快。因此,你最好不要太直接地拒絕對方。

再如,當別人向你開口借錢時,如果辦不到的話,可以這樣委婉地拒絕他:“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會傾力相助的,碰巧我手頭不方便,真是愛莫能助了。你專門來拜訪,而我卻不能伸以援手,真是從心底感到難過呢!我希望你能夠原諒我。”

或者說:“你我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數目少一些的話,我當然樂意借給你。然而數目太大,我就愛莫能助了,請你原諒。”

諸如此類的說法,不僅得體,而且也表現出了對朋友的體恤之情,所以不至於影響到雙方的關係。

2.幽默回絕法

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下麵這位著名造船家對權威學術的婉轉評價很值得我們借鑒:

威廉二世設計了一艘軍艦,他在設計書上寫道:“這是我集多年研究,經過長期思考和精細工作的結果。”他請國際上著名的一位造船家對此設計作出鑒定。

過了幾周,造船家送回其設計稿並寫下了下述意見:

“陛下,您設計的這艘軍艦是威力無比、堅固異常和十分美麗的軍艦,稱得上空前絕後。它能開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它的武器將是世界上最強的,它的桅杆將是世界上最高的,它的大炮射程也將是世上最遠的。您設計的艦內設備,將使從艦長到見習水手的全部人員都會感到舒適無比。您這艘輝煌的戰艦,看來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隻要它一下水,就會沉入海底,如同一隻鉛鑄的鴨子一般。”

避開實際性的問題,故意用幽默的語言作出具有彈性的回答,既無懈可擊,又達到在要害問題上拒絕答複的目的。

3.回避主要問題法

通過回避主要問題,而將話題引向細枝末節,這樣的回絕是很高明的。

比如要拒絕婚事時,由於對方也相當認真,如果你一本正經地說理,問題就始終得不到解決。而且,要正麵說出“不能和你結婚”,往往會傷害別人,讓對方在心理上難以接受。因此,不妨把“A和B的婚事”這種具體的要求,故意引向“一般的婚姻”問題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