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挾天子以令諸侯”,人們的條件反射馬上就是曹操。但是第一個說出這句話卻是沮授。
沮授,袁紹的謀士,如果評選東漢末年十大謀士,他也可以入圍。
沮授為他的主子出謀劃策,袁氏一門世代重臣,滿門忠烈。如今卻眼睜睜看著皇帝被一大群野狼追趕得無路可逃,朝廷名存實亡。各路諸侯嘴巴上叫的漫天響,什麼仁義道德,什麼替天行道。實際上心比炭還要黑,整天忙著算計別人,把國家和人民完全拋在腦後。冀州也算是一片淨土,不但境內安堵,而且兵強馬壯。如果能夠把皇帝接到鄴城來,定都於此,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天下都會惟將軍馬首是瞻,哪個敢吃了豹子膽不聽將軍的話?
此話一出,立即把袁紹推上了曆史大舞台,一個超級霸主即將橫空出世。
但是,袁紹的另一個謀士郭圖卻把準備登上曆史大舞台的袁紹又拉了下來。雖然心眼裏他很羨慕沮授的目光,但他是絕對不容許沮授的智商超過自己。郭圖總是跟沮授唱對台戲,凡是沮授讚成的我就反對,凡是沮授反對的,我就讚成。
於是郭圖對沮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嗤之以鼻,大漢帝國早已被老天爺拋棄了,現在要重振雄風,恐怕比登天還難。各地的強權勢力風起雲湧,皇帝成了大家的搶手貨。但我看來,皇帝卻是燙手山芋。家裏供養著一個皇帝,礙手礙腳的,動不動就要啟奏、遵旨。反而讓將軍失去了英雄的風範。可是稍有不慎,馬上落個蔑視皇權、抗旨不尊的惡名,實在是自尋煩惱。
袁紹一聽,不由得緊皺眉頭,要是聽了沮授那小子的話,那我豈不成了縮頭縮腦的鼠輩人物?
近水樓台先得月,以袁紹如今的實力,隻要搶在別人之前把漢獻帝劫持到鄴城,那麼離君臨天下的日子也就不遙遠了。這是在適合的時間,適合的地點,做了一件適合的事。有句話說,男人性格決定命運,女人外貌決定一生。好大喜功的袁紹最終白白浪費了問鼎天下的絕妙一招。
對此沮授深深感到惋惜,如果不早早做出決定,很快就會被別人奪取先機。
而對漢獻帝來說,他在河北聞喜一呆就是大半年。一則天下未定,回到洛陽還不是目前最急迫的事。二則漢獻帝在靜觀天下,尋找一個可靠的忠臣。
他屈著手指頭數著這時候的風雲人物,從遼東的公孫度,到河北的袁紹、淮泗的袁術,從西北的馬騰到江南的孫策,甚至徐州的那個劉皇叔。
每點到一個名字,漢獻帝就搖一次頭。公孫度太遙遠,袁紹和袁術都有不臣之心,馬騰會不會是複製董卓的叛逆,至於那個劉備雖然口碑甚好,隻是目前實力不濟,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