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01死亡傳說(1 / 3)

新生,總帶給人以美好的希望,死亡,總帶給人以未知的恐懼。

死亡是否隻是肉體新陳代謝的結束,或是生命一種形式的蛻變以及靈魂的升華,意味著又一次新生的開始呢?

這是個流傳至今離奇可怕的死亡古卷傳說。

清末民國初年,北月城外遠近聞名的廣德寺,據說異常靈驗,香火異常的鼎盛,甚有虔誠者不遠千裏慕名前來祈願、還願。這一切緣於寺中的有位高僧苦行大師,常年在外弘法布施,為萬千紅塵苦海中的善男信女指點迷津。

苦行大師在一次弘法夜行途中,忽然天降鵝毛大雪,立時風雪交加,不多時到處白茫茫一片。大師不知不覺中,誤入了一座人跡罕至的深山,忽見一座年代久遠,上似倒草帽形、下成圓鼓狀造型怪異的古刹,他心生訝異,還是到刹中生火取暖。

大師小烤了一會,突見古刹之中不知何處隱隱約約的映出奇異微光,他確定不似火光所致。

大師心生好奇,即打起火把,遍尋整個巨大空曠的單體古刹,隻見整個古刹之中,除去那些殘垣斷壁四處漏風外,主體結構尚屬保持完整。整座古刹之中,除去靠後正中位置,唯有一尊顏色斑駁造型古怪之巨大石像,再則在未倒塌破敗的牆壁之上,依稀可見幾幅服飾怪異的壁畫,除此之外空無它物。

苦行大師當轉到石像背後時,可以清晰看到一道微光從石像之中射出,他將火把靠近石像背後一看,發現有個比狗洞大些許布滿蛛網的小洞。苦行大師剝開蛛網,壯著膽子鑽了進去,發現石像裏邊是空的,約莫一個房間大小;洞中間突起的石台上,安放著一隻約一尺多見方的黃色匣子,散發著微光,上麵還閃爍著怪異的符號,異常醒目。

整個洞中遍布鳥糞蛛網,四周還散落著一些腐蝕的似錢幣狀器物。苦行大師細察之下,發現唯有安放黃色發光匣子的石台之上,沒有任何鳥糞與塵土,竟然一塵不染。

他心中好生奇怪,便上前小心翼翼地端起那隻匣子,仔細端詳之下,發現這隻匣子看起來似乎非木、非石、非金屬之物;掂在手中份量不重,但異常結實,匣子上的怪異符號,他從未見過。

苦行大師謹慎地打開匣子,見匣中有一部線裝的古卷,便拿起古卷展開細看;隻見古卷無封麵,頁麵成長方形狀,長約一尺半,寬約一尺,上麵密密麻麻、整整齊齊以豎行方式畫滿各種符號。

苦行大師靈光一閃,恍然大悟此應是一種文字,一種從未見過的文字,他可能需要花些時日研磨,才能弄懂。

大師便從石像洞中取出裝著古卷的匣子,心中竟莫名其妙地生出一種說不出的忐忑感,他當即決定離開這座古刹,連夜冒著風雪,走了大約三天三夜,才走出此座神秘深山。

苦行大師回到寺中一段時間後,為了找到破解古卷的相關蜘絲馬跡;他待天氣晴好之日,找了幾十人再次來到記憶中古刹之所在之處,卻未見到那夜所見的古刹蹤影。

大師起初懷疑是否在風雪交加之夜,自己未記清古刹所在確切的位置;他和帶來的幾十人遍尋了幾個月,不光把此座神秘深山地毯式地搜索過,就連附近的幾座山也搜個遍,卻還是終未見那座怪異古刹的蹤影。

苦行大師很鬱悶,若按自己的記憶,他可確認必是在此座深山之中,古刹即便被焚燒了總有個痕跡,難道地遁了不成?他最終也有些糊塗了,甚至都懷疑自己是否記錯了古刹之山所在位置,抑或其它神秘的原因,他也說清楚,隻好帶人悻悻而歸。之後,再無人見過此古刹出現,關於山於何處,至今無跡可考。

苦行大師是當時聲名遠播的一代佛學宗師,精通漢、滿、蒙、藏的文字,也略懂一些波斯文;他不但佛學非常有造詣,還博古通今,善於醫術,精於書畫。他的書法尤為突出,堪稱一絕,靜如浮光掠影般空靈,揮灑如高山流水般自然。可是,苦心大師回到寺中後,又潛心研磨古卷一年,竟然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