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司馬懿突然得知了一件,他沒有想到的事情。

便是蕭讓、金大堅、皇甫端、樂和等幾人,此時人已經不在營寨中了。

據說是白日裏又有專人傳聖旨下來,已經將他們調入了朝廷另有他用。

他有想到,這幾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有著與朝廷有用的一技之長。

但這絕不是最大的共同點,最大的共同點應該是,他們這四人都不願跟著他們梁山軍混了。

換言之就是,他們並不看好梁山軍,所以想要盡快抽身脫離。

故而他們幾人才另想辦法,讓上麵下令將他們調走。

這一點司馬懿倒是疏忽了,沒想到那蕭讓歎幾人竟然還有這樣的本事,想必他們在朝中也是有人脈的,不然豈是他們想走就能走的。

之前確實小看了他們,也不見招安的時候跳出來。

不過嘛........你蕭讓等人想要在這種時候抽身?這是不可能的。

且讓你們高興一段時間,也最好是能混出個樣子來,日後待有機會,還會在找上你們。

幫忙是必須,不幫就全部拉下來。

梁山泊這艘船,一旦登上,就絕不允許有人在中途下船。

如果有........那也隻能是丟進水中喂魚的屍體。

而此時梁山軍已經收拾好了東西,就要正式整軍上路。

由樞密院事鄭居中,代天子為梁山軍送行。

一直將梁山軍送出開封府之後,鄭居中才準備要折返回東京。

在開封府與陳留的交界處,張叔夜、宋江等人正在與鄭居中做著最後的道別。

言語之中,宋江不斷表現出對鄭居中的招安感激之情。

鄭居中則表示,都是為國出力而已,不需要感激不感激的。

隻希望你們梁山軍在抵達江南之後,能夠旗開得勝,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掃除方臘這一大禍患。

宋江絲毫不猶豫的拱手應道:“請鄭樞密放心,也請鄭樞密能夠轉告官家,宋江必不辱使命,不滅方臘,誓不還朝。”

“這是自然,告辭.......”

片刻後,待鄭居中的身影完全消失後,張叔夜才下令繼續趕路。

目前梁山軍的最高統帥,自然就是有著淮南經略使職位的張叔夜了。

當然了,張叔夜目前真正能下令管製的,除了自己帶來的一些人以外,也就唯有宋江一人而已。

至於梁山軍其他人,誰會去認他呢。

而張叔夜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當然隻會向宋江一人下令。

宋江待聽到張經略的命令之後,立刻命令全軍,繼續前進。

走在最前方寫著‘順天護國’的杏黃大旗之後,張叔夜與宋江二人並肩走在最前。

一邊走著,還一邊不停的細細交談著,看起來是在商議此行的要事。

盧俊義等人緊隨其後,再往後是連綿數裏的隊伍。

司馬懿騎在馬上早有注意到,張叔夜並不是一人來的,也不是單單幾人來的,而是整整跟來了三四千禁軍。

而這幾千禁軍看起來,倒也有那麼三分軍隊模樣,想來不是那種隻知道修房子修路的那種閑雜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