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次看見萬在億前麵, 請問往哪個方向磕頭下輩子能投胎去這種人家?]
南喬看著大家激烈的討論,不由有些好笑。
好家夥,一己之力,強行成為神秘世家了!
不過話雖如此,對於現在的南喬而言,錢已經是一串意義不大的數字了。
如果能幫助到其他人,她其實也樂見其成。
畢竟最近一兩年,經濟格外不景氣,用專業術語來講,這種現象叫做滯漲,也就是停滯性通貨膨脹。
這種經濟現象其實不算常見,而且乍一看還挺反常理的,就是物價上漲的同時,大家的購買力卻下降了。
市場購買力不足,企業賺不到錢,就會壓榨員工,進行裁員、降薪、兩三個人的工作一個人幹等等一係列的舉動。
而作為員工的普通人見到就業市場如此嚴峻,就會更傾向於把錢存起來,而不是去消費,於是流通在市場上的錢就更少。
企業的業績就會再次下滑,為了保證收益,又會進一步壓榨員工,同時提高售價,陷入新一輪的惡性循環。
如果市場上減少的這部分資金沒有人去補齊,經濟衰退就會愈演愈烈。
南喬的舉動,可以說是給市場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
但幾千億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其實算不了什麼,隻能說是短期內稍微緩解一下。
就像在沙漠裏行走的人喝了一口水一樣,雖然當時感覺很暢快,但很快又會再度幹渴。
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找到綠洲。
南喬看著個人賬戶裏越來越大的數字,覺得自己的計劃也許要變一變了。
從前她想通過引進技術到大梁的方式,讓大梁以後可以自給自足。
但科技的進步需要時間,即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要把底層的技術都實現一遍,才能做到自己去生產最先進的機器。
在此之前,她為什麼不直接幫現代人把產能過剩的產品賣給古代人呢?
畢竟大梁那邊已經開啟航海時代了,能夠把商品帶到世界各地。
而世界各地的有錢人根本不缺金銀,缺得是生活質量。
南喬把現代產能過剩的商品帶給古人讓他們體驗現代人的好生活,同時還能解決現代這邊的經濟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盡管在現代,南喬沒有親人,但不代表她痛恨同齡人。
正相反,她懂得同齡人的痛苦,知道他們的迷茫,因此更加願意去幫他們一把。
隻要經濟好轉了,這些和她一樣的年輕人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有尊嚴的活著。
南喬看著賬戶裏十三位數的金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她要設立一個基金會,專門用來扶持用心做產品的良心企業家,收購所有質量過關的滯銷商品。
不限品類,隻要質檢合格,一律按照原價收購。
這個消息一公布出去,全網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