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媛在心裏樂滋滋的這樣臭美著,忽聽得楊阿姨略帶不滿地調侃:“哎,領導,聊了半天,我連你仨姓什麼都不知道,而我可是早就介紹了我自己的,這,不公平吧?”“對不起,楊阿姨,光顧著聽你的話,我忘了。”
差媛吐吐舌頭:“我姓差,我叫差媛。”指指差距:“她叫差距。”又指指差異:“她叫差異。”楊阿姨聲色不動:“哦,何以見得?”差媛眨巴著眼睛:“我們就是姓差哦,真的。”“嗯,好嗬,都姓差。”女幹部漫不經心的笑笑,眼光飄向了別處。
差媛忽然明白過來,掏出自己的身份證,遞過去:“楊阿姨,你瞧,真姓差。”差距差異也掏出身份證一起遞給了她。女幹部接過,就像審查重要案件一樣,一張一張仔仔細細的查看。未了,一一還給三姐妹,露出了笑容。
“車上偶遇,亂編姓名,人與人之間沒有根本的信任,現在這種社會風氣呢,害死人,讓人防不勝防。好,差媛差距差異三姐妹,江南水鄉東鎮差家巷人,”她點點頭:“感謝你們信任我,給我說實話還看了身份證。不過,我想考考你們三姐妹,可以嗎?”
三姐妹精神一振,都注意的看著她。“中國百家姓譜中,‘差’姓絕對是個少姓,可你們知道你們的‘差’姓是怎麼來的嗎?”差媛差距挺挺胸,對望一眼。作為中國姓氏少有的“差”姓,她倆當然知道是怎麼個來曆。
可是,作為外姓人,又不是專家學者的女法官,如果她也清楚,就絕對是個奇跡了。
瞧瞧二小姑娘不相信的模樣,女幹部繪聲繪色的講起來:差姓,源於春秋時期那場載入曆史的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霸主之爭,越王臥薪嚐膽,東山再起滅吳國以後,幾乎趕盡殺絕吳王夫差上下幾代,剩下的吳王夫差後人為了活命逃往北方隱姓埋名。
1400年後,大約是唐太宗初期,故土難離的吳王夫差後人,漸回江南水鄉定居,仍小小心翼翼,不敢以其祖宗的“姬”姓為主,便拆了“夫差”二字,以後一個“差”字為姓,發展至今。女法官慢條斯理的講完,三姐妹佩服得麵麵相覷,啞口無言。
好半天,差距挑戰似的問:“楊阿姨,怎麼我們知道的,你都知道,連我們‘差’姓的來曆掌故,你都知道得這麼清楚哦?”女法官笑了:“偶然偶然,完全是偶然。你們當然不知道,我的太祖祖,就是你們差家巷人。”
三姐妹睜大了眼睛。女幹部單手向下壓壓:“驚訝吧?真是無巧不成書。雖然是二百多年前的事了,可天下差姓是一家人,難怪你們三姐妹一上車,我總感到有哪兒不對頭啊。結果,二百年前都姓差。差媛差距差異,我們可是一家人哦。一家人不說二家話,你們三個小姑娘啊,以後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可以當麵講講。”
差媛高興得差點兒歡呼起來,自己就一直在心裏琢磨著如何開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