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伊海濤才把他的考慮與葉慶平進行了溝通。
對於楚天舒的安排,葉慶平也同意伊海濤的慎重考慮,今天見了南書記,正好可以當麵摸摸南書記的態度,然後再決定是否讓楚天舒來當這個“差配”。
從葉慶平的角度來看,他是希望楚天舒出任副市長的,因為政府班子裏多一個貼心人,他這個市委書記將來就能當得更穩當,更輕鬆,更有權威,他感覺,南書記還是很看重楚天舒的,如果能得到他老人家的首肯,林國棟再暗中助力,將楚天舒提拔到副市長的崗位上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就在他們等在接待室的時候,郎茂才給伊海濤打來了電話。
伊海濤抱著手機出了接待室,來到了走廊的拐角才小聲地接聽,當他聽說南嶺縣的村民送來了一封“萬人請願書”,還在市委大院門口,當著民眾和記者的麵替楚天舒鳴冤叫屈,情急之下,竟然忘記了這是在省委辦公大樓,連說了幾句“胡鬧,簡直是胡鬧。”
馬上南書記就要接見了,時間緊迫,容不得他多想,伊海濤當即指示,要求郎茂才妥善處理好,把影響降到最低,並立即通知楚天舒,讓縣裏來人把村民們領回去。
掛了電話,伊海濤暗暗歎息:楚天舒還是幼稚啊,這個節骨眼上,怎麼能鬧這麼一出呢,拿民意向上級施壓,這不是逼宮又是什麼。
剛走進接待室,南延平的秘書就來請他們進去,也就是在邁進書記辦公室的那一刻,伊海濤下了決心,看來隻能讓他來當這個“差配”了。
聽完了伊海濤關於青原市兩會籌備情況的彙報,南延平表示滿意,他說:“明年雖然不是換屆年,但青原市情況特殊,‘兩會’的選舉任務很重,海濤,這是你最後一次參加青原‘兩會’了,一定要確保選舉成功,把接力棒順利交到慶平手上啊。”
南延平如此關心青原的“兩會”選舉,伊海濤自然明白,該彙報人事安排方案了。
葉慶平接任市委書記,郎茂才接任市長,這是省委早已定了的,伊海濤隻需一筆帶過。
市委常委、青北縣委書記靳洛冰出任市委副書記,副市長簡若明出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郝建成繼續擔任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兼市公安局局長,這些重要崗位的人選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爭議。
彙報副市長人選時,伊海濤說:“南書記,我想請省教委的誌超同誌回青原工作;誌超同誌對青原很熟悉,有感情,可以作為副市長的候選人。”
伊海濤說的“誌超同誌”,是青原市原教育局局長袁誌超,他在建設青原江北開發區的時候,因成功實施教育資源城鄉共享的改革而享譽一時,獲得省長喬明鬆的青睞,晉升為省教委的副主任,位居副廳級。
這一次青原市增選副市長,喬明鬆有意讓袁誌超返回青原,出任副市長,他曾經向南延平提議過,但由伊海濤說出來,才顯得順理成章。
南延平麵無表情,未置可否,隻抬手示意伊海濤繼續往下說。
伊海濤緊接著提出了另外兩個人選,一個是北湖區區委書記許一民,一個是南嶺縣縣委書記楚天舒。
由於本次增補兩名副市長,袁誌超已經官至副廳級,肯定是當然的人選,剩下的兩人中必然有一名是差額選舉時的“差配”。
雖然伊海濤並沒有明確誰將會成為“差配”,不過,一般來說,彙報的順序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排名,最後獲得提名的楚天舒應該就是“差配”的人選。
對此,南延平仍然沒有任何的表示,隻說:“海濤,這幾個人你和他們共事時間長,比我更了解,我個人尊重青原市委的意見。”
從省委大樓出來,走到僻靜的葡萄架下,葉慶平忍不住問了一句:“老師,對老許和小楚您到底是怎麼考慮的。”
伊海濤沉著臉說:“慶平,我恨鐵不成鋼啊。”然後停下腳步,把“萬人請願書”的事簡要說了說。
“啊。”葉慶平大吃一驚,小聲說:“老師,這應該不會是小楚的意思吧。”
“我想他還不至於幼稚到這個程度。”伊海濤說:“可是,外界會怎麼評價,省委領導們又會怎麼看,他現在解釋得清楚嗎,我們又怎麼替他解釋呢。”
葉慶平暗暗替楚天舒著急,但他是個候任的市委書記,對此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小心無大錯,在這種微妙的形勢下,伊海濤作出這樣的選擇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