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會這樣?為什麼我會如此艱難?倒不如死了算了!’就在毛毛蟲沮喪無奈的時候,一隻蝴蝶飛了過來,對它說:
‘你看,現在雖然困難重重,但我相信總有一天你也會像我一樣可以站立在黃牛的頭上!’
你的經驗、遺傳造就了你,你隻能在生命的管弦樂中演奏好屬於自己的那件樂器。
山姆·伍迪在導演《萬世師表》和《戰地鍾聲》等名片前,很長時間一直都在從事房地產生意,因此他形成了一種創新、求變的個性。他認為,商界中的一些原則與電影界應該是共通的,亦步亦趨,完全模仿別人會一事無成。“大量事實告訴我,”山姆·伍迪說,“除非萬不得已,我們是不會用那些模仿他人的演員,保持自己的特色是最好的。”
一家著名公司的人事部主任,他麵試過的人超過6000人,也寫過一本《求職六大技巧》,當記者問他求職者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時,他說:“求職者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沒有自己的特色。他們常常不能發自內心回答問題,隻按照他認為你想聽的答案回答,可這些並不是我們最想要的。”
一位女歌星就是很辛苦才學到這個教訓的。最初的時候,她想當歌手,但可惜的是,她長相平庸,嘴巴太大,還長著幾顆大虎牙。她第一次公開演唱時老想用上唇掩飾牙齒,竭力讓自己看來顯得高雅,結果卻把自己弄得很不舒服。慶幸的是當晚在座的一位男士認為她很有唱歌的天賦,他很坦誠地對她說:“我看了你剛才的表演,看得出來你想掩飾什麼,你覺得你的牙齒很不好看?”那女孩聽了覺得很難為情,但那個人還是繼續說下去,“虎牙怎麼啦?它有什麼罪過?不要試圖去掩飾它,張開嘴就唱嘛!你越自然,觀眾就會越喜歡你。再說,這些你現在引以為恥的虎牙或許將來會帶給你財富呢!”
從此,她果斷地拋棄原來那些陳舊的想法,一上台,便隻管盡情地演唱,不多久,她便成為電影及電台中走紅的多棲明星了。別的歌星都想來模仿她了,而她的虎牙竟也變得讓人羨慕不已了。
威廉·詹姆斯曾說過:“如果以我們應該達到的為基準,多數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過10%,他們不太了解自己還有更多未曾挖掘的才能。與我們應該取得的成就相比,我們還有一半以上的潛能未被喚醒,我們隻運用了一小部分的自身資源。人們往往活在自己所設的限製中,雖然擁有各式各樣的資源,卻不能成功地開發、運用它們。”
我們都有太多的未加開發的潛能,又何必刻意苦苦地模仿他人?請你記住吧,你在這世上是惟一的存在。以前既沒有和你一模一樣的人,以後也不會有。遺傳學告訴我們,一個人是由父親和母親各自的23條染色體組合交配而成的,這46條染色體決定了一個人的特點,每一條染色體中有無數個基因,任何單一基因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個性特征。
科學表明:父母孕育了自己,但隻有三百萬億分之一的概率才可能有一個跟自己完全一模一樣的人。也就是說,即使你有三百萬億個手足,他們也都跟你不同。
戴爾以自己的教訓談過這個話題:
當我由密蘇裏州的窮鄉僻壤來到紐約時,我報考了美國戲劇學院。我一直渴望成為一名演員,我認為把他們的優點都集合起來變成我自己的就是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多麼簡單,多麼容易的道理,真搞不懂那些人怎麼會想不到?可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多麼愚蠢啊!以至於我花了好幾年時間模仿別人後才發現,我成不了任何人,我隻能是我自己。
痛定思痛,我總該吸取沉痛教訓,痛改前非,不再犯同樣的錯了吧?可事實並非如此,我又經曆了另外一次痛苦。幾年後,我準備寫一本有關演講學方麵的書。我又有了同樣愚蠢的想法,就是借用其他書的一些材料和方法,彙編成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結果可想而知,整本書被弄得枯燥乏味。於是,我把這一年的工作成績全丟進垃圾筒裏,決心從頭再來。這次我對自己說:“你隻是你自己,你不可能成為任何別的人。”於是我放棄組合他人想法的念頭,開始全憑自己的本事,我以自身的經驗及觀察寫成了公眾演說的課本。我希望這一次我真正做到了勞雷爵士所說的“我寫不出莎士比亞風格的書,但是我可以寫一本自己的書”。
“活出你自己!”這也是美國作曲家歐文·柏林給作曲家喬治·蓋希維的忠告。柏林與蓋希維第一次會麵時,柏林已聲名遠揚,而蓋希維卻隻是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作曲家。柏林很欣賞蓋希維的才華,請蓋希維做他的秘書,付給他三倍的工資。可是柏林也勸告蓋希維:“還是不希望你接受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隻能成為第二個歐文·柏林。要是你始終保持自己的風格與特色,有一天,你會成為第一流的蓋希維。”蓋希維接受了他的忠告,並最終成為當代具有傑出貢獻的作曲家。
卓別林開始當演員時,導演要他模仿當時的著名影星,結果他毫無作為,直到他開始發揮自己的優勢,才一步步成功。關於卓別林的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似乎同樣說明了這個道理。卓別林成名以後,有個地方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比賽,看誰模仿卓別林模仿得像。卓別林化名參加,結果卻隻得了個第三名,看來刻意模仿任何人都會失去自己。
當瑪麗·馬克貝德第一次上電台播音時,她試著模仿一位愛爾蘭明星的形象與口音,但並沒有產生什麼好的效果。直到她以本來麵目——一位由密蘇裏州來的鄉村姑娘——才成為紐約市最紅的播音明星。
吉瑞·奧特瑞一直想改掉自己的鄉下口音,打扮也模仿城市人,他還對外自稱是紐約人,結果招致許多人背後的嘲笑。後來,他開始重新彈起自己心愛的三弦琴,演唱他拿手的鄉村歌曲,才奠定了他在電影和廣播領域最受歡迎的牛仔地位。
給生活著點顏色
蝴蝶在卵裏就已經開始夢想著揮動美麗的翅膀,對人類來說,也有著這樣的時刻,真正開始去擁有自己的夢想。蝴蝶們不懈的破繭而出,而世間也正因為蝴蝶們的努力,而變得更加美麗,更加五彩繽紛。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就是告訴我們,既不必要消極隱遁,也不要沉迷其中。也隻有這樣,我們才會覺得生活在雍容博大的天地之間,才會有餘情別致去欣賞這多姿多彩的世界。
有些人盡管他們很窮苦、很孤獨,事業也談不上什麼成功,但是因為他們懂得從生活中尋找哪怕一星半點閃爍著的情趣,故此他們就不會覺得困苦和孤獨。而許多人隻知道賺錢吃飯,卻沒有一點愛好,那麼他們也隻好成為生活的奴隸了。
生活情趣俯拾即是,就看我們是否願意去尋找。
人們常以“相敬如賓”、“形影不離”、“一日夫妻百日恩”來形容夫妻間感情的融洽。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夫妻間保持一定的新鮮感和神秘感是夫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劑”。這可使夫妻雙方的感情不斷加深,家庭生活的內容不斷豐富,同時也是一種愛的藝術。大多數夫婦都有這樣的心理體驗,朝夕相處便會覺得習以為常,而暫時別離卻會牽腸掛肚,久別多日則會朝思暮想。所以,我們可以如法炮製,在夫妻生活中有意地製造一些這樣的生活情趣,便可收到“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效果。比如,做一次短暫的度假,妻子偶爾回娘家小住,這種暫時分離的情境會使各自回味在一起的溫馨,懷念昔日擁有的柔情,從而激起離別的“痛苦”、熱切的渴望,一旦見麵就會有一種“久別勝新婚”的感覺。這種愛情的升華會使雙方的新鮮感和朦朧之美久久地充溢於家庭生活,使夫妻的感情更加親密、甜蜜。
必要的生活情趣能擺脫生活的蒼白,勾起你豐富的想象,使你沉溺於一種特有的、新的樂趣之中。
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你有沒有細心留意過,生活中有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你有做過讓別人感動的事情嗎?人與人之間,正是因為彼此的那一份小小的感動,生活才變得更加炫麗多彩。
女人的丈夫是一位銀行家,他非常富有。有一天,丈夫想給她一個驚喜,於是就帶她去了達·芬奇的畫室,銀行家想讓畫家為自己心愛的妻子畫一幅肖像畫。當時小有名氣的畫家達·芬奇深感困難,原因是他根本就無法從她那無動於衷的冷漠表情中找到畫點,無法入畫。
於是,達·芬奇絞盡腦汁想了許多辦法,比如說請她看自己新近的作品,請馬戲團的小醜給她表演,請笑話大王給她講笑話等等,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隻為博得這位尊貴的夫人從容一笑,便於作畫,然而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但是達·芬奇並沒有灰心,而是急中生智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智慧的老人,為了鼓勵四個兒子成才,他給了他們每人一個同等的機會,就是要他們用四年的時間去學習本事,然後回來一比高低。時光轉瞬即逝,到了第四年年底,老人的四個兒子都學成歸來。
大兒子通過努力學習,成了鬼斧神工的木匠,頃刻間就能把一塊形狀普通的木頭雕成一個美女,而且那美女天資曼妙簡直與真人無異,大兒子手藝高超不言而喻。二兒子通過認真學習,成了飛針走線的裁縫,他在很短的時間內為這木頭美人做了一套漂亮的衣裙,隻見木頭女人變得光彩照人。二兒子的手藝可謂巧奪天工。三兒子學習的是首飾匠,一陣“丁丁冬冬”之後,木頭人就戴上了一套首飾,美人頓時變得華貴無比,足見三兒子手藝的精細巧妙。四兒子則對著那木頭美人唱起歌來,那歌聲美妙之極,仿佛能夠從中看到蜜蜂飛舞時的輕盈,仿佛能從中看到太陽升起來的霞光,唱著唱著,木頭美人眨了眨眼,活了!
老人的四個兒子一起衝向木頭美人,迫不及待地說:“美人,嫁給我吧!”可是美人卻對老大說:“您給了我身體,就做我的父親吧!”對老二和老三說:“你們精心地打扮我,就做我的哥哥吧!”對著老四說:“隻有你給了我生命,你就做我的丈夫吧!”說著,她熱情地擁抱了年輕的老四……
達·芬奇細致耐心地講著,女人津津有味地聽著,聽到這兒,她果然會心地笑了——也正是根據這真誠的笑,達·芬奇畫出了她的模樣。而且這幅畫也成了經典之作——蒙娜麗莎的微笑。
這個故事很動人,因為作為男子漢的達·芬奇是用心中的溫暖,使冷漠的美女展露出笑容的。
善於播種溫暖的人,才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生活中,使別人微笑的人,內心沒有憂傷。讓我們成為既擁有微笑又能給別人帶去微笑的人吧!讓我們的微笑之花永遠綻放絢麗的光彩。
讓幽默給生活添加色彩
有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畫家畫蝴蝶畫的好,但是他的學生卻沒有一個畫的好的。有一女生一天問他為什麼,畫家說:“用功才有成績。”可是這個女生還是想弄個明白。她聽說老師喜歡一個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畫蝴蝶,於是她就在半夜的時候爬到老師的窗台下看。巧了,老師正在畫。讓女生吃驚的是,老師用屁股畫蝴蝶。第二天,女生拿著自己的屁股做的畫給老師看。她認為自己得到了真傳。老師看了看說:“不錯,很好,可是這蝴蝶怎摸沒有頭呢。”
幽默是樂觀地麵對人生的態度,它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雖然有時它隻是那麼幾句簡單的話而已。但是請你記住,在生活的每一天都要用快樂來充實自己。
一位教授到餐廳就餐,發現啤酒杯中有一隻蒼蠅,他對侍者說:“以後請將啤酒和蒼蠅分別置放,由喜歡蒼蠅的客人自己將蒼蠅放在啤酒裏,你覺得怎麼樣?”教授的幽默除去了常人的不快和惱怒,使生活變得輕快寬鬆。
一位年輕的士兵在宴會上斟酒時,不慎將酒潑到一位將軍的禿頭上,頓時,士兵悚然,全場寂靜。這位將軍卻悠悠然,他輕撫士兵的肩頭,說:“兄弟,你認為這種治療有用嗎?”會場立即爆發出笑聲,人們繃緊了的心弦鬆弛了下來。
如此可見,幽默是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緩解緊張狀況的輕鬆劑,知道運用它的人可以將事情變得簡單、快樂。
多年以前,呂朋特在一所晚期病人收容所報名參加了一項訓練計劃,準備為這類病人服務。
他去探望一位76歲、結腸癌已擴散全身的老先生。他名叫羅艾,看起來瘦骨嶙峋,但棕色的眼睛仍然明亮。第一次見麵時他開玩笑說:“好極了,終於有個人頭頂禿得像我一樣了,我們一定能談得來。”
不過,探望他幾次之後,他就開始抱怨呂朋特的“態度”,說呂朋特從不在他講笑話後發笑。那倒是真的,呂朋特自小就覺察到人生有時是冷酷、痛苦、變幻無定的,他很難放鬆心情,甚至很難相信他應該放鬆心情。因此,他大部分時間是躲在一個虛假的笑容後麵度過的。
一天下午,羅艾和呂朋特單獨在一起。呂朋特扶羅艾從洗澡間回來時,發現羅艾疼痛得苦著臉。“醫生很快就會來,”他設法分散他的心情,“你想我幫你脫掉這些‘米老鼠’睡衣褲,換上一套比較莊重的嗎?”
“我喜歡這些睡衣褲,”他低聲說,“米老鼠提醒我,讓我知道我還能笑一笑。那要比醫生做的任何事情都更好。也許你應該找一套上麵有‘傻狗古飛’的睡衣來穿。”羅艾哈哈大笑,呂朋特沒有笑。
“年輕人,”他繼續說,“我從來沒見過像你這樣令人生氣的人。我相信你是好人,但如果你到這裏來的目的是想幫助別人,這樣子是不行的。”
這使呂朋特既生氣又傷心,而且,老實說,是有點害怕。那次交談以後,他停止幫助羅艾,並且敷衍了事地完成了那個訓練計劃。在結業那天,他得知羅艾去世了。羅艾去世前托人帶給呂朋特一個紙袋,紙袋裏是一件印了迪斯尼“傻狗古飛”笑臉的圓領運動衫。附在運動衫上的便條是:你一覺得心情沉重,請立刻穿上這件運動衫。換句話說,隨時隨地穿上它。落款是羅艾。
呂朋特終於哈哈大笑了。在那一刻,他終於體會到羅艾一直在設法告訴他一件事:幽默不隻是偶爾開個玩笑而已,它是基本的求生工具,也是他生活中急切需要的工具。大家都需要多點笑,少點擔憂,不要把自己的不如意事,甚至是痛苦事,看得那麼嚴重。幽默可以消除家庭裏的緊張或業務上的危機,可以令人躺在醫院病床上時好過些,可以使人站在擁擠的電梯裏或付款櫃台前的長龍裏不覺得難受。
過去這些年裏,呂朋特見過許多人利用幽默來幫助自己麵對艱難困苦的境況,這些人一部分是他的朋友,一部分是和他在業務上有來往的人或收容所裏的晚期病人。他們使用的技巧是任何人都能學會的。
如今,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加快,每天神經繃得很緊,如果下班回家、朋友相處時,來上一兩句幽默,或說件愉快的見聞,疲勞和煩惱就會煙消雲散,人便感到一身輕鬆。幽默屬於熱愛生活、奮發向上、充滿自信的人。生活需要幽默,如同需要春風、需要細雨、需要甜蜜、需要笑臉一樣。人與人之間有了幽默就不至於生澀,而且常常可以使感情升華。試著讓你的生活中少一點驕陽炙人的訓誡,多一點春風宜人的幽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