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if線:一家三口2(2 / 2)

也不知是否有管事關照,總是後麵兩個多月,再沒有人質疑過時歸的存在,雖然這也有她多數時間都躲在馬車上的緣故。

就這樣一路顛簸,剛進七月,馬車就抵達了京城。

隊伍裏的人都是從南方村縣裏來,縱使一路見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與物,可其他府城再是繁華,總差京城一點。

時歸曾偷聽他人講話,說起此番上京的緣由。

原是新君即位,將開選秀,縣令大人在京中正有一點門路,將女兒送來,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入宮待選。

如今進了京,縣衙小姐自去提前聯係好的那家住。

而隨行伺候的下人們,除了跟在小姐身邊的那十來人,其餘的或是遣返回鄉,或是自尋去處。

楊一丫早就說過,等到了京城,就帶女兒離開。

隻待管事遣散下人的吩咐一下來,她就收拾起東西

,又與同車的婦人們仔細告了別,做了第一批離開的人。()

其實此行上百號人裏,選擇自尋去處的不足十人。

ˇ想看畫三春寫的《穿為陰冷掌印的親閨女》第 119 章 if線:一家三口2嗎?請記住.的域名[()]ˇ『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母女倆一路默默無聞,到最後了,反特殊了起來。

隻是管事說了,要返鄉的抓緊時間在京城看看,隻待三日後,車馬就啟程離京。

諸人忙著將京城的盛景收攬眼底,再用攢下的銀兩買些特產,隻轉眼就把楊一丫她們忘在了腦後。

而另一邊,楊一丫和時歸在大街上站了許久。

她們並非是被什麼吸引了注意力,隻是短短兩月時間,她們就從望蜀村來了京城,認知裏的天路,就這麼走到了盡頭。

楊一丫有些怔然,也有些不知何去何從。

時歸倒是清楚親爹的下落,但多有顧慮,也不敢明說。

她身上的衣裳打著補丁,但很是幹淨整潔,且沒了楊家人的壓榨,她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上升了一大截。

她窩在娘親懷裏,悄悄去打量左右的景致。

過了不知多久,才聽楊一丫說:“囡囡,咱們先找個地方落腳吧……隻不知京城裏物價如何,娘親身上的錢有限,若客棧的價錢太高,我們可能就要另找地方了。”

她又不知道此行能否如願,倘若實在找不到人,更要考慮日後的去處,銀子當然是留得越多越好。

眼看已過了晌午,楊一丫不敢耽擱。

母女倆在京城裏人生地不熟,如今要找住處,隻能謙卑跟行人打聽,再跌跌撞撞地四處找路。

因擔心晚上沒有住處,她們也沒有心情去看沿街的景致了。

就在楊一丫在他人的指點下回到城門附近,準備在這邊找一家便宜的客棧時,卻聽身後突然傳來嗬令——

“司禮監辦差!閑雜人等退避!”

颯颯馬蹄聲漸近,不知為何停了下來。

時歸小小一個,被大人擋住了身形,雖遮擋了一部分視線,卻也能讓她無聲抬頭,向前麵看上一眼。

……看那書中多次提及的司禮監,以及她親爹管轄的地方。

與此同時,為重甲士兵團團圍在中間的男子也映入她的眼簾,她震驚地睜大眼睛。

太、太像了。

隻一眼,時歸便知道,那個人就是她和娘親要找的人。

實在是她與那人的長相,在許多地方都有相似,隻消站在一起,頓時就能知道,他們該是一家人。

時歸心念一動。

來都來了,總不能真的無功而返,叫娘親失望而歸。

她緊緊抓著娘親的手,違心喊道:“娘親娘親,你快看大馬上的那個人呀!我想起來了,我想起夢裏阿叔的模樣了,跟那個人一模一樣!他就是我夢裏的阿叔。”

“娘親——哇!他就是爹爹嘛!”

司禮監出行,百姓匆匆避讓。

又因對其心有戒備,少不得謹言慎行,低頭閃躲。

一片寂靜中,女童稚嫩的聲音格外明顯。

哪怕時歸已竭力放低了聲音,隻是把話說給娘親聽,可在這一片寂靜中,聲響還是傳了出去。

就在左右百姓暗道誰這樣大膽時,馬上的男子也循聲望來。

楊一丫深知在京中要謹慎的道理,早在看見百姓們動作時,就一齊跟著低下了頭,還特意往人群後靠了靠。

可在聽見女兒的話語後,她心知不該,還是忍不住抬起了頭,正與馬上人的視線撞了個正著。

仔細算來,時歸今年三歲半了。

而夫君離家,也有四年有餘。

四年時間能發生許多,但這絕不應該包括——

遠走離家的相公身居高位,卻對家鄉的妻女不聞不問。

——不!

楊一丫忽然想起來,她隱約聽誰提了一句,說什麼司禮監乃內宦把持,其內官屬,多為宮裏的太監。

太……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