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失意少年(1 / 2)

“成功與失敗乃兵家之常事”賽場如戰場;麵對失敗,我早已能夠坦然地接受了。“那是我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年,我們的校隊成為本市高中籃球聯賽的西部賽區冠軍,但在總決賽中竟以27分的劣勢負於東部賽區冠軍。”我是隊中的主力前鋒,整場比賽我已傾盡全力,整體實力的差距使我懂得什麼叫做無奈……”

之後,我所幸被籃球名校交大看中了,有幸我在獲得體育專長的加分及校方的努力下得以踏入這一神聖的籃球學府。正當我躊躇滿誌地準備大顯身手的時候,命運又和我開了一個玩笑。僅到籃球隊報到了一個星期,我就在一次訓練比賽中拉傷右腿韌帶,隻能暫別心愛的籃球賽場。

三個月的等待,在我看來是那麼漫長,每次看到隊員們在場上滿場飛奔時,在一邊的我真是如坐針氈。渴望…渴望著飛馳在屬於我的球場之上,迸發出所有的力量。而陪伴此時坐壁上觀的我隻有難耐的心情。

眼看快要到康複的日子了,我竟再也按奈不住焦急的心,忘記了醫生的千叮嚀萬囑咐,疏忽了教練的苦口婆心,私自來到體育館,獨自打起球來。運球,突破,左轉身晃掉一名防守隊員,突然變向又甩掉一個對手,麵對籃框起跳,以一個幽雅的姿勢將球輕輕放入。一邊下落一邊我陶醉於自己完美的動作時,而地板上的一小灘積水使我左腿和右腿再次錯開了一個180度。

“啊——!!!”

——痛苦的尖叫聲響徹空蕩的體育館。

這下是完了,按照醫生的說法是完全康複都沒有把握,至少18個月不能摸籃球。這道晴空霹靂將我幾乎打入絕望的深淵。

但至少沒有宣判我的死刑,18個月後我也隻不過剛過20歲,還有很長一段運動壽命呢!我隻能這樣聊以自慰。三個月都是難耐的,何況是18個月?這對我而言簡直猶如曠世。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我借了一大堆籃球方麵的書籍來看,起初是些技術技巧方麵的,後來是實際戰術,臨場調度方麵的,這些東西潛移默化的熏陶著我,由技術到戰術。時常與教練的討論,也使我收獲頗豐。一段日子後,我竟也在場邊擔當起了一個助理教練的角色。

“二三聯防我認為並不是很好,對於一般的球隊還可以,若是遇到了有極強突破能力球員或整體配合嫻熟的球隊,這樣呆板的站位很容易就被對方拉開空擋。”

“那你的意見是?”

“還是人盯人好了,雖然對隊員的體力及精神集中力有一定的要求,以五人之力牢牢地看住各自負責的對方五人,看似簡單,但卻巧妙地封鎖了幾乎每一條傳球及投籃的線路。隻是對於技術動作的要求較高,可以讓隊員們平時加強這方麵的訓練。”我儼然一副教練的口吻,甚至把隊友叫成了隊員。

18個月居然就這樣過去了。我還未意識到,原來悠長的傷停期會變得如此倉促。本來應該是值得慶賀的事,我卻又突然覺得有一些失落,沒有一年半前的那一份衝動,也可以說人成熟了,懂得把握自己了。也許是久未踏上賽場,即使是心愛的籃球抓起來也覺得生疏了,也許心已經不再是運動員的那顆心了。歸隊後,我總是興奮不起來,反而時常抱怨隊友的小小失誤。

“怎麼回事?這樣的球也會接不住?你的手腳怎麼變得那麼笨了!”對於自己的好友,一起在高中籃壇闖蕩的夥伴——鄭鵬飛,我一絲麵子都沒有給他留,對他的態度近乎咆哮。我並沒有這樣的權利,在場邊指指點點的一年多,早已養成了我教練式的口吻。而事實上,我的身份還隻是一名球員,和他們一樣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