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名人之謎(4)(1 / 2)

同時,假如亨利真的要篡奪英國王位,他一定已看清楚形勢,知道自己得趕快行動(威廉死後疾如閃電的行動,顯示他事前早已做了一些準備工作)。如果等羅伯特回到諾曼底,事情發展極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妨礙他篡位的計劃。所以亨利先發製人,其後隻須應付一個哥哥而無須與兩位兄長爭雄。威廉駕崩而羅伯特又遠客他鄉,亨利就能篡奪他本來無權過問的王位。有一件重要的證據證明亨利要對獵鹿時發生的“意外事故”負責:他從來沒有試圖抓蒂雷爾回來治以弑君之罪,連沒收他的土地以做懲罰也沒有。

可是,以亨利的為人和本領是不是足以組織這樣一個謀朝篡位的大陰謀呢?毫無疑問,他很暴虐無道,往往還很殘忍(有時使用挖眼和閹割等酷刑處罰叛逆分子),他在位時,又故意實施恐怖統治以達鎮壓目的,可是有些史學家堅信他還不致壞到手足相殘的地步。這些史學家便追問,蒂雷爾跟主謀人串通,把朋友和恩公殺掉,對他自己有什麼好處呢?事實上蒂雷爾自慘禍發生後直至死亡時,都否認弑君。

這樣說來,當時是否可能有人在現場射了第三支箭?這第三支箭也許不是蒂雷爾射的,而是國王隨員中另外一個人所射,有些史學家的確這樣想。還有人堅持說這根本就不是謀殺,而是意外事故。在那個時代打獵是一種危險的運動,林木稠密,許多騎馬獵人不是撞在樹幹上摔碎腿骨,就是被樹枝絆住栽下馬來。獵人追趕獵物最易興奮忘形,那時所射的箭,每一支都足以釀成危險,事實上羅伯特有一個私生子,就在他叔父死前幾年在同一樹林裏死於意外。

雖然如此,抱懷疑態度的人還是指出,就是那些認為亨利不致手足相殘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亨利確非善類。亨利一世在位35年,其間從僅存的哥哥手上強奪了諾曼底,還把羅伯特囚禁在英國的監牢內,直到羅伯特80歲壽終之時。

耶穌裹屍布之謎

意大利北部都靈大教堂附屬的一座禮拜堂裏存放了一塊裹屍布。千百萬基督教信徒都認為這塊布是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後,曾用來包裹屍體的。這塊4.5米長,l米寬的布上,不知怎的留下了一個身體有多處創傷的死者影像。布麵上可以看到一個蓄須者凜然的相貌,極像一般人所接受的耶穌基督麵容。將這塊裹屍布視同拱壁的人,就認為布上所見相貌與常人心目中基督的相貌如此相像,不可能是巧合。如果布上的影像確為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的真容,那麼這塊布就自然是基督時代留存下來最具紀念價值及最寶貴的遺物。可是那真正是基督的裹屍布嗎?數百年來,始終有人懷疑它是偽造的。

到底誰對誰錯,至今仍然引起熱烈爭論。使人驚奇的是,20世紀的科學使懷疑派的聲音不像過去那樣響亮了。因為公正的科學家進行多次測驗,得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這塊為千百萬人尊崇的裹屍布,的確是耶穌基督時代巴勒斯坦某個釘死在十字架上人士的裹屍布。到底這位死者是不是耶穌基督,就大概永難確定了。

這塊經科學測驗研究的裹屍布上,左半和右半部分,分別留下35歲到40歲,身高1.6米的一個男人正麵、背麵的影像。影像顯示他的肋骨部位受傷,前臂曾經流血,頭部皮膚曾被某種銳器割破,莫非是荊棘冠戴在頭上所致?當然,最惹人爭論的一個問題,是何以裹屍布上會留下這麼清楚的影像。同樣使人困惑的是,1357年裹屍布在法國小鎮裏萊公開展出之前,並無任何有關的翔實可靠記載。

當時這塊布屬於一個名叫德查爾尼的法國家族。他們從來沒有解釋是怎樣得到這塊裹屍布的。教會內外對裹屍布深信不疑的人士中,有當時最具權勢的薩夫瓦公爵。1453年,德查爾尼家族將這塊引起爭論的裹屍布遺贈給薩夫瓦家族,最初裹屍布保存在首邑善貝裏,1532年,一場火災曾使它稍微損壞。1578年,薩夫瓦大公國遷都都靈,特別為這塊裹屍布在都靈大教堂範圍內建了一座禮拜堂。從那時起裹屍布就一直放在那裏,受到許多人的瞻仰膜拜,但天主教教廷本身一直沒有正式予以承認。

1898年,有人首次對這件文物的真假進行科學測驗,以後進行的調查研究,獲得了驚人的進展。其實那次測驗也說不上是什麼科學實驗,隻是一位名叫披亞的意大利人拍下一張裹屍布照片。披亞跟所有看過照片的人一樣,看到底片上出現的人體形象,遠比正片上清晰得多,不免驚詫起來。後來檢查研究的方法越來越精密,到了1978年,好幾個國家的專家組成研究小組來到都靈。當局準許研究人員利用其他各種現代檢查技術,但不準用碳14鑒定法。碳14鑒定法對鑒定某些古物的年代相當準確有效。當局的理由是,進行碳14檢查時會損壞裹屍布的細部,他們不願此布因此損壞,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