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領導者應當經營好自己的家庭(1)(1 / 3)

家族是幸福的搖籃

每個人都同意這種說法“家庭是幸福的搖籃”,我們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庭中與家人一起度過的。但就是在這一空間,因為許多原因,問題可能此起彼伏。

在我們的“成功學——積極心態的學習班”中,有一位有才能、有進取心、大約24歲的青年。我們問他:“你有什麼問題嗎?”

“有!”他答道,“我的母親……。實際上,我已決定在這個周末離開家庭。”

當我們要求這個學生討論此問題時,事情就變得很明顯:他和他母親的關係不大和諧。而問題的關鍵之處似乎是,母親的進取心和好強的性格是和兒子的性格相近的。

我就向全班說:“一個人的性格能夠比作磁力,當兩種同極的磁力在一聲線上、向同一個方向推或拖時,它們就互相合作。當兩種同極的磁力相互作用時,它們就互相抵抗和排斥。”

我直接對那個學生說:“你的行為和你母親的行為好像是十分相似的,根據你對待她的方式,你能斷定她將如何對待你。你或許能通過分析你自己的感情來評價你母親的感情。所以你能夠輕易地解決你的問題!

“當兩種強有力的性格互相反對,而兩個人又希望能和諧地生活在一起的時候,至少有一方必須應用積極心態的力量。

“你在本周的特殊作業就是,當你母親要你去做什麼事時,你就高興地去做。當她提出一個意見時,你就以令人快樂的、誠懇的態度說出自己的意見,或任何話也不說,完全同意她的意見。當你企圖找她的岔子時,你就壓下火氣找出好的話來說。這樣,你將會取得令人愉快的效果。”

“這不會起作用的!”這位學生答道,“她真的是頑固得無法相處!”

我答道:“這可能不會起任何作用,但你能夠試試用積極的心態去做。”

一周之後,我問這位青年情況怎樣。他的答複是:“我很高興,在這一周中,我們之間沒有說過一句令人不愉快的話。了解嗎?我已經決定留在家裏了。”

人們有一種傾向,喜歡用他們自己的反應來斷定別人的反應。這個結論對那些像那位曾同母親不和的青年人一樣的人來說,有時或許是正確的。但是許多父母同他們的孩子有矛盾,常是因為他們未能認識到孩子的性格和他們的性格不同。錯誤在於這些父母沒有認識到時間既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他們自己,於是他們沒有去調整自己的心態,以適應孩子和他們本身的變化。或許會痛苦,或許會彷徨,但是卻不會是今天這樣的苦果。

1家庭幸福需要夫妻的相互了解

要幸福,就要了解別人。要認識到別人不會和你完全相同。他不可能和你一樣思考,他所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你所喜歡的東西。當你認識到這一點時,你更易於發展積極的心態,更易於做一些事情,使得別人能作出稱心的反應。

磁鐵相反的兩極互相吸引,而具備相反性格特點的人們也是這樣。一個有進取心、樂觀、有雄心、有信心,並且具有巨大的內驅力、能力和毅力的人,與一個容易滿足、膽怯、害羞、機智和謙遜,還可能包括缺少自信心的人在一起時,經常會互相吸引,互相補充、加強和完善。他們聯合以後,便可融合他們的性格,這樣,每個人的缺點也就互相抵消了。

2語言交流是必要的

別人對你作出的令人不快樂的反應,可能是因為你所說的話以及你說這些話的方式或態度不當。話音經常能反映說話人的語氣、態度和心中潛在的思想。你要認識到過失在於你,這可能是困難的,當你認識到過失確實在於你時,你要采取主動,改正錯誤,這或許是同樣困難的——可是你能做到這一點。

3書信能給人帶來幸福

彼此分離的人,假如常有書信往來,反而會覺得更親密。有許多分居兩地的人之所以舉行了婚禮,就是因為在分別之後,他們的愛情通過書信反而變得更深厚的緣故。

通過書信交流,雙方能夠增強理解。每個人都能在信件中表達自己正直的內心思想。表達愛情的信件不必、也不應當因結婚而中止。馬克?吐溫天天都給他的妻子寫情書,甚至當他們都在家的時候,也是如此,他們在一起過著確實的幸福生活。

4知足者常樂

賓斯托克在他的著作《信任的力量》中談到幸福的問題時說:

人類是一起誕生的,整個人類原是一個整體。正是人類所形成的世界把人類分襲開了。多麼愚蠢的世界!多麼虛偽的世界!多麼恐懼的世界!假如人類有了信任的力量,就可讓人類重新聚集到一起——信任他自己,信任他的同胞,信任他的命運,信任他的上帝。那時,僅有那時,人類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整體。那時,僅有那時,人類才能找到幸福和寧靜。

5擁有美好的姻緣

你想擁有成功和快樂的婚姻嗎?當然,每個人都希望。有很多對夫婦因積極思想的幫忙,得以享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可是,也有人不以為然。舉例來說,有一個嘲諷世俗的年輕人曾經說:“結婚?我一點也不想談。我才不會上當。”他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便開始參加我們教堂所辦的成年人社交聯誼活動。他常和朋友相約外出遊玩,可是,他每次都先把話說明白,他絕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