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太上皇駕崩(2 / 2)

出靈那天,先用72人將棺木抬出東華門。此時,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大虞典製,走在最前麵的是64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鹵薄儀仗隊,有1628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浩浩蕩蕩,十分威風。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128人,分三班輪流抬送。在棺木後麵是全副武裝的禦林軍兵勇。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和宗室蕭氏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們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誦經。整個送葬隊伍長達十幾裏,從京城到陵地,沿途幾百裏,第段距離還要搭設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休息。這種蘆殿也是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全國上下守孝一年,一年之內不得嫁娶,國喪期間不得有絲樂之聲,皇室中人需服喪三年。

“王妃,我們可以回家了嗎?我們都好久沒有回去了”太上皇入葬後,蕭若遇就迫不及待地要回家了。

“嗯,可以回家了,不過遇兒還要再給父皇磕三個頭。”文武百官都走後,皇室宗親再對著太上皇的陵墓行了最後一禮。

到此葬禮算是真正結束了。

“遇兒回家了。”周子衿看著駐足在陵墓前的蕭若遇喊道。

“王妃,父皇不回去嗎?”蕭若遇留意到所有來的人都走了,就隻有他父皇留在這裏,似乎所有人都把他忘了。

“遇兒,父皇他以後就住在這裏了,你以後若想父皇了就來祭拜父皇。”周子衿原以為蕭若遇什麼都不懂,可就是這個看似什麼的都不懂的人,竟是最不舍父皇的人。

“王妃,父皇他一個人住在這裏多孤單呀,我們把父皇接回去吧。”蕭若遇看著緊閉的陵墓大門,期待地看著周子衿。

周子衿心裏酸酸地,她不知怎麼跟他解釋了。

“遇兒,你若不舍父皇,我們就在這裏陪陪父皇吧,但是父皇他要住在這裏了,不能再跟我們回王府了。”周子衿說完就陪蕭若遇在陵墓前坐下。

蕭若遇在那裏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說什麼,周子衿也沒有管他,隨他去吧,或許他還懷念著記憶深處的父皇,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與父皇告別吧。

景和帝看了看坐在那裏的兩人,他什麼都沒說,他還有積了一個月的政務要處理。他心裏麵其實是有些羨慕蕭若遇的,雖然他現在不正常,但也更無憂無慮不是,還有個寵他的王妃。當然他的皇後也不差,若是能像周子衿對老三一樣對他就好了。可是他們二人說得好聽點是相敬如賓,說的不好聽就是有一紙婚書的兩個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