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衿見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便離開了侯府。
她先回了一趟王府,見了太上皇。後又見了太後。
之後她便拿著她準備好的東西進了宮。
“皇兄,我知你的顧慮,但是南國人如此對我大虞的將士,百姓,你難道能咽下這口氣?如今你一母同胞的皇弟更是遭遇南國人的毒手,至今扔昏迷不醒,如果找不到解藥的話,他剩餘不到兩個半月可活了。”經過一番交鋒之後景和帝仍不願出兵南國。周子衿不得不加重了籌碼。“曾經的安王,如今的南國五皇子,野心勃勃,他要攻打我大虞國土以達到他能在南國立穩腳跟,他在鎮南軍手中吃了虧,難道他會就此收手?我們不主動出擊,他還以為我們大虞怕了他一個個小小的南國呢?難道皇上願意看到他劍指京城不成?”
“不是朕不願意出兵南國,但是承王妃你可知近幾年大虞的收成並不好,百姓們的糧食隻能勉強度日,朕如何能從他們手中征收錢糧。”景和帝有景和帝的苦衷。
“自是不能從百姓中征收錢糧,但各大州郡,包括京城,多的是世家大族,鄉紳富豪。”周子衿想起了當年胡族要和談前,平王也曾提出過要從世家大族中征收錢糧,隻是他沒有辦成罷了。
如今的平王過起了閑散王爺的愜意生活,隻是不知為何今日的鼻子突然癢癢的,許是天氣日漸轉涼的緣故吧。
“從世家大族,鄉紳富豪總征錢征糧談何容易,承王妃難道忘了當年平王是如何草草了事的嗎?”景和帝當年就不看好平王,如今他又怎能相信周子衿能辦到。
“此事並不難辦,且看皇上是否願意得罪人和擔上惡名了?”周子衿沒有直接說破,她想看看景和帝的態度。
“你且說與朕聽。”景和帝一副願聞詳情的表情。
周子衿沒有說話,而是將自己早就寫好的紙張遞給了景和帝。
“這方法倒是可行,隻怕朕要被世家大族和鄉紳富豪背地裏罵昏君了。”景和帝扯出一抹難看的笑容。
“隻能委屈皇兄了。”周子衿知景和帝這是答應了。
“皇兄求你幫我辦件事,你若替我做成了,這個惡名朕替你擔了。”景和帝也不是願意白白吃虧的性子。
“皇兄說說看,我若是能辦成的自是不會推辭,若是不能辦成的,皇兄該擔的惡名還是得擔,再說這可不是替我擔的惡名,這事皇兄替蕭氏江山擔的惡名。”周子衿才不會讓他那般容易推脫。
“……”景和帝還真是不吃虧的性子,也不知老三為何對她死心塌地。
“你和皇後情同姐妹,你能不能替皇兄勸勸皇後,不要對朕愛搭不理的,行不?”景和帝其實挺難為情的,但是他沒有辦法呀,許沁歌從來不爭風吃醋,自己想要留宿她宮中都難,每次都推脫,不是說身子不便,便是拿轍兒當借口。
“皇兄正因我和皇後娘娘情同姐妹,這事我更不能幫,此事是皇兄自己惹下的,理應皇兄自己解決。”周子衿才不願意介入他們之間呢,景和帝就是一個大豬蹄子,自己負了皇後一片真心還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