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營地(2 / 2)

村裏人看到這麼大陣勢,也是炸開了鍋。那幾個獵人回村裏一敘述,這個一傳,那個再傳,傳了幾次後,整個事件變得相當有科幻色彩,所以村民紛紛都想上鳳山一看。

這個事情搞得相當惡心,雖然說遺址被發現後就立馬屬於國家,但現在是在別人的地盤上,別人想看,這又不是個封閉式環境,想看你又攔不住,跟當地村民講道理不一定講得通,他們要真鬧事,那這次的考古工作也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這一行人是來考古的,不是來鬥毆的,也沒有配備太多的安保人員。

於是,考古人員中的負責人跟村長說了這個事情,村長還是明事理的,知道要盡力配合國家的工作,於是發動幾個村幹部挨家挨戶做了思想工作,讓他們別去影響國家派下來的工作。並且,那個負責人也說了,根據知道的情況,鳳山上很可能是有毒氣體,沒有充足的防護措施,貿然上去會有生命危險。

好說好歹,村民絕大部分也是顧忌自身安全,打消了起哄去山上圍觀的念頭。由於考古隊裝備較多,車不能開上山,加上也需要向導,所以除了那天的幾個獵人,考古隊還請了好幾個年輕力壯的村名當挑夫,把裝備運送上鳳山。運送上山後,這些村民也被勸了回來,就隻剩考古隊員在山上。

然後中間有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因為缺少目擊者,所以比較諱莫,農家樂老板也不知道怎麼說,反正是知道鳳山上確實有陵墓確實有遺址,陸陸續續有東西有文物被運送下來,交給駐留下山腳的工作人員進行下一步的保存跟分類工作。

有幾個好奇心中的村民,白天幹農活經過山腳的時候,試探著去他們的營地去張望去問問,那裏的工作人員相當客氣地委婉拒絕了,對山上具體的情況隻字不提,說是國家機密,上頭規定了不能說,這是命令,沒辦法。以後你們就知道了,反正以後對你們良渚是有好處的。

當地村民其實也算淳樸,既然國家的人都這麼說了,說以後對集體有好處能造福於集體,於是大夥也當做跟沒事一樣,照樣田耕水漁,日常的普通作息,日子照舊如平靜流水般。

這樣的情況維持了一個多星期,就被打破了。一天早上,一個村民挑著秧苗經過考古人員的營地,因為他家的水田在山腳另一側,這條路是必經之路,往常他經過營地時,都會跟那裏的工作人員打個招呼,邊挑擔邊說上一兩句。這次經過,發現了異常,早上時分,營地裏沒有一個人出來,也沒炊煙,相當安靜,在平時的話,這個點,營地裏早就有人在忙碌著了。

這個村民覺得有點不對勁,喊了幾嗓子,營地裏靜悄悄毫無回應,山風吹來,顯得有點死寂。等了一會兒,還是沒人出來,他忍不住了,放下扁擔,壯著膽子輕悄悄往營地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