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峙(1 / 2)

對峙

7月3日上午,伊比利亞軍第88軍團和騎兵軍團近20萬人,越國法伊邊境,分三路,快速向北推進。蕭傑給他們下的命令是,一個星期之內,必須抵達盧瓦爾河沿岸,也就是說,整個法國的東部和南部,都必須要掌握在法軍手中。

由於拿破倫幾乎將法國的所有軍隊都抽調去前線大仗去了,使得法國其他地方兵力極其空虛,許多地方連駐軍都沒有,連警察都少見,伊比利亞軍簡直有如入無人之境。再加上蕭傑打著的旗號是保護法國民眾,抵抗反法同盟的入侵,所以他們一路上基本上是暢通無阻的。本來由於反法同盟軍隊進入了法國,各地法國民眾都準備逃難的,但一看見伊比利亞軍隊進入了法國,就全多停了下來。在他們眼中,伊比利亞軍隊已經成了強大的代名詞。有他們的保護,還用的著去怕反法同盟的軍隊嗎?

7月8日,蕭傑隨伊比利亞第1軍團進入法國,一路上沒有遇到一丁點的抵抗,甚至有不少法國民眾歡迎蕭傑重新回到法國。他們沒有稱呼蕭傑為親王殿下,而是皇儲殿下,看來他們還是非常的支持蕭傑的。還有不少聰明的官員隨即就向蕭傑表示了效忠,對於這些人的效忠,蕭傑也全部接受了,這麼大塊地方,總是需要人來管理的。從伊比利亞派人來肯定不行,那樣可能會引發法國人的抵觸情緒,所以蕭傑隻得依靠法國人來治理這些地區。

7月10日,第88軍團和騎兵軍團成功到達盧瓦爾河,順利的完成了蕭傑交給他們的任務,並請示下一步的行動。由於考慮到拿破倫還在巴黎,雖然受傷了,但在沒有得到拿破倫同意將皇位傳給蕭傑的命令前,蕭傑不打算繼續前進了。他下令第88軍團和騎兵軍團就地布防,阻止其他國家包括法國的軍隊越過他們的防線。

杜戈爾很好的執行了蕭傑的命令。在他的安排下,第88軍團和騎兵軍團一起,沿盧瓦爾河,構築了一條近600公裏的防線。有盧瓦爾河的存在,使得他們節省了大量的兵力,隻需要在重要的城市部署軍隊就可以了。就這樣,法國被蕭傑分裂為了兩半。

伊比利亞軍的參與,給戰爭帶了巨大的變數。本來從7月5日開始,反法同盟聯結就開始猛攻亞眠的,但由於伊比利亞大軍進入了法國,庫圖佐夫他們在弄清伊比利亞的真正意圖之前,不得不停止了進攻。給達武留下了喘息的時間。

7月8日,也就是蕭傑進入法國的同一天,達武見抵抗無望,率領最後的4萬殘軍撤出亞眠,向巴黎方向撤退。

在看到伊比利亞軍在盧瓦爾河停止前進之後,庫圖佐夫立刻就明白了伊比利亞這是在趁火打劫,一方麵向國內要求再次增派援軍,另一方麵則開始向巴黎進軍。7月15日,20萬反法同盟聯軍兵臨巴黎城下。拿破倫的帝國走到了最後的時刻。

拿破倫中槍之後,傷勢就一直非常的嚴重。從前線回到巴黎之後,更是陷入了昏迷之中。拿破倫的昏迷,使得巴黎群龍無首。為了爭奪權力,皇室成員和大臣們分裂成了好幾個派別。那些忠於拿破倫的大臣們支持不到3歲的弗蘭科伊斯繼位,繼承拿破倫的事業,他們希望可以同反法同盟進行和談,以確立弗蘭克伊斯的統治。但他們的觀點,遭到了其他人的強烈反對,特別是路易等人,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弗蘭科伊斯不到3歲,根本就什麼都不懂,容易受別人的控製,因此他們強烈要求換一位有能力的皇室人員暫時行使皇帝的權力。等拿破倫康複之後或者等弗蘭科伊斯長大之後再將權力歸還。路易的提議,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但比起支持‘羅馬王’的人來,他們的勢力要弱上不少。最後一個觀點則是要求蕭傑繼位,持這種觀點的人大多數是軍方的人,他們迫切希望得到伊比利亞軍的幫助,好擊敗反法同盟,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這其中,又以達武元帥和康巴塞雷斯首相為首。由於這批人掌握了軍隊,勢力非常的大,在鬥爭中大占上風。並且派出了使者和蕭傑聯係,表示歡迎他入主巴黎。對於他們的邀請,蕭傑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如果能名正言順的接管整個法國,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