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兒臣遵旨。”得到想要的結果,顧琛高興的點點頭。
“好了,看看你笑得,快回王府去準備吧!哀家和皇帝在宮裏等著了。”看著兒子臉上燦爛的笑臉,太後也高興,她已經好些年沒看到兒子笑得這麼開心了。
顧琛走了之後,皇太後才向皇帝問道:“皇帝,哀家這麼做你可是覺得為難了?”他這兒子,什麼都好,就是自尊太強了,什麼事都不肯低頭。琛兒的事情是這樣,當年原皇後的事情也是這樣。心裏明明知道錯了,但卻不敢光明正大的說自己錯了。
“兒臣不敢。”雖然看到弟弟臉上的笑容他也有些動容,但明明達到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在乎過程呢。
太後歎了口氣,才說道:“瑁兒,當年你弟弟失去了張玉月成什麼樣了你不是不清楚,他可曾怪過你一字半句沒有?他不但沒有怪過你,這些年還盡心的幫著你打理大夏的江山。你說這世上,除了他還有誰能對你忠心。如今既然能彌補他,你為什麼不去做呢?就算不是最好的,也是琛兒自己願意的,你和哀家又能多說什麼呢?你看看你弟弟剛才的笑容,心裏也應該釋然了。”兄弟兩個都是她的心頭肉,她又怎麼會偏疼哪一個?當年若不是皇位之有一個,她還想平分呢。
皇帝在心中將所有的事情想了一遍,最後才說道:“多謝母後教誨,是兒臣想左了。”他欠的,他該還,該以正大光明的方法還。
皇帝能說出這話,證明他確實已經想通了,皇太後這才站起身來:“天色也不早了,皇帝也早些休息,哀家先回慈寧宮了。”
“兒臣送母後吧!”說著就扶著太後一起步向慈寧宮。
坤寧宮中,皇後聽了心腹宮女的稟報,本來微微眯起的眼睛睜開問道:“此話當真?”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太好了。
“奴婢從太極宮得到的消息,必然不會有假,那張玉月生下的孩子確實是懷王的親身骨肉。想來這回太後從皇廟回來應該也是為了此事,皇上應該已經查清楚了才會跟懷王說認祖歸宗的事。”
皇後想了想,便笑道:“好,太好了,銀玉你去跟外麵通個氣,此次懷王認子之事任何人都不許插手,皇上說什麼便是什麼。”皇上想將她皇兒過繼到懷王名下一事,以為她不知曉嗎?她不動聲色不過是有了部署,如今懷王自己有子她倒是省了許多的力氣。
“可是娘娘,若是懷王之子歸來,三皇子不是又多了一個依仗嗎?”懷王一直擁護三皇子,若是再來個世子,到時候對七皇子反而更加不利。
“一個鄉野長大的世子,能有多大的能耐?這麼一個人,本宮還不放在眼裏。”意思就是,不過是個鄉野村夫,本宮隨便使個手段都能弄死他。就算他是個有本事的,她母族還有個天姿國色的侄女未嫁,若是促成兩人的婚事,這人還不是她皇兒的助力。
“是,奴婢這倒傳信。”銀玉不敢多說,福了福便退出了皇後的寢殿。
皇後冷冷的笑了一記,看看連老天都在幫她。這大夏的皇位,隻有她的兒子才配坐得上。三皇子,想都別想。
顧琛得到了太後和皇上的認可,急匆匆的衝到了花溪。來的時候程康平和牡丹正巧兩人都不在,本來澎湃激動的心情總算是平複了一點。
兩人一進屋裏,顧琛便站了起來:“你們回來了。”當時他剛得知程康平是他的親生兒子,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同他相認,便先回了皇都將事情處理好了才來。如今事情都處理好了,他想,他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他的麵前,說他是他的親生父親了。
程康平和牡丹正準備行禮,被顧琛一把給拉住了:“不必多禮,你們坐吧!”程康平和牡丹對看一眼,坐到左邊的椅子上。
顧琛喝了口茶來掩飾內心的緊張,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康平,你的身世你想必也知道了,我很高興。前些日子,我已經回了皇都處理好了所有的事情,你可願意認我這個父親?”康平會不會不認他?他與康平而言,還是個陌生人,但事實上,他們身上卻流著同樣的血。
顧琛問完之後,屋裏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程康平和牡丹都沒有想到懷王居然已經得到了皇上的認可,聽他話中的意思,皇上也已經承認了他的身份?這個時候程康平說不清楚心中的情緒,雜亂如草,最後他隻說道:“那我母親?”他先想的不是皇都的繁華和世子的身份,而是他母親那個可憐的女人。從她去世前的一切行為來看,她心裏必然還是深愛著顧琛的。若是皇家想以什麼義子的身份讓他認祖歸宗,他還是留在花溪吧!
聽程康平的話,顧琛心裏也微微的鬆了口氣,這孩子,總算沒被迷了眼睛。“你是玉月和我的兒子,要你認祖歸宗,我自然得正大光明的娶她為妻。”隻要他倆是明正言順的夫妻,將來才能正大光明的合葬在一起。他到了黃泉之時,才有顏麵麵對她。
“好,我們同你回皇城。”程康平聽到顧琛的這個回答,心裏總算放下心來。他想,這個男人一定愛他母親至深,不然不會將事情做到這個地步。至於他和母親明明相愛,為什麼到了後來的地步,他也不想多問。
既然做了決定,程康平便拉著牡丹跪到顧琛麵前:“父親在上,請受兒子和兒媳婦一拜。”說完,兩人一起給顧琛磕了三個響頭。
顧琛忙將兩人扶起,眼眶有些微紅,他顧琛有這麼一天也算是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