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道理(1 / 1)

未來,未來,未來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誰也不能確定,我反正寫這些的時候就已經將他淡化了,未來嘛,需要一步步的去摸索,去總結,去追求,去努力。就像胡楊林,麵對孤獨,他們不語,而是堅強的屹立在黃昏的大沙漠中,成為大漠一道靚麗的風景,誰也不知他們的將來是什麼,包括他們自己,也許不就得將來它們就會被沙石淹沒,也許他們也不敢去想,他們隻知道將根深深地紮往沙土的最深處,一米,兩米……

還有一句話,我不知道為何想要將這麼多經典的話搬出來胡說一堆,也許真的是我的問題。“不要急於回憶往昔,耶不要急於懷念過去,要多把握現在,要多麵向未來。”前麵我已經提及,如何去麵對未來,我不知,也不可知,也不想知,因為人們承擔壓力的肩膀是有限的。我個人認為,如果人的擔子太多,遲早會被壓垮!

說到擔子,我由此想到了責任。責任重於泰山,每有一件事情便會有一副擔子上所注明的責任,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培養著責任意識,從華盛頓的砍桃樹,到小孩子踢碎玻璃,每件事情的背後,都會隱藏著一個深刻的故事,隻是我們還未發覺。那麼什麼是責任呢?我不能為其下一個定義,我怕會讓自己的胡思汙染責任的沉重。玩笑有時也會表達一種觀點,就像小沈陽說的一些台詞,現在我非常深刻的記憶是他對善良的定義:看到人家的牆要倒,我們沒有能力去扶,但我們不去推,這就是一種善良;我們在吃肉,我們沒有能力去分給別人,但我們盡量不吧唧嘴,這也是一種善良。我不想這樣,我自知沒有小沈陽的才華,所以我不敢。

“上帝把幼小的我們給了父母,把青壯的我們給了社會、國家,到了年老才把我們還給了自己。”我記不清這是誰說的話了,但我知道,這裏也無不體現這責任二字,也許你將其作為了一種負擔。是的,我也會將責任作為負擔。我真的像開篇所說的暈倒了。這不是玩笑,但生活可以選擇我們,我們卻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利去選擇生活,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悲哀。有時我真的想成為一隻小狗,它可以無憂無慮,還可以得到主人的憐愛,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是那麼的逍遙自在。但是我錯了,因為我忽視了它脖子上的那個環,還有環上得那根鏈子以及鏈子後麵所栓的那個木樁。它也是悲哀的,難道這就是不負責任的代價,不,我們不能去理解偏頗,畢竟狗為主人,為家庭也會付出精力、時間,沒準還能抓賊呢!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誌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許許多多的大道理,說實話,我已經聽得有幾分煩躁,因為我們已不再是幾百年前的人類了,我現在最關心的是否我能夠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我想好好地睡一覺可不可以!我現在最喜歡一句話“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真的特別實在,特別親切,特別符合當今的社會與生活。因此抒發一片胡文,與大家共勉:《大道理》“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愛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愛國之後呢?”“愛家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再然後呢?”“愛父母,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難道就沒有別的嗎?”“有!”“什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寧為戰死國,不為亡國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自己寫的都有些煩了,身邊的大道理太多太多,每拿過一篇文章,全都是大道理,然而那真的是我們想的嗎?我想回答應該是肯定的——不是。畢竟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隻有一個文天祥,隻有一個李白,隻有一個孟郊,隻有一個範仲淹,也隻有一個周恩來……

但是,在這裏,我並不是否定那些大道理,既然是道理,那麼就一定有它的意義,但是道理太多,方向就沒有了,既然迷失了方向,而又有何道理可言呢?

我們的需要,不是什麼大道理,而是一個人的腳踏實地。試問現在的人又有誰能做到三更燈火五更雞呢?畢竟魯迅已離我們而去了……

其實大道理的存在固然好的,隻是被世人所胡亂的引用(包括我),胡亂的加以修改,而後它本來的所具有的豐富的人生哲理卻成了枯燥無味的一潭死水。

嗚呼!固天下之道將亡矣!然人卻不知,甚惜,悲矣!何處為道,何處生存?!願我們珍惜這些大道理,如珍寶一般,不要胡亂的現世,而引起無端之過錯也!《完》還有點道理吧,其實,這隻是我個人的僅有的一點理解,也可能都是些謬論,但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我的理解。我自信的說出,我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