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王興國進城之後看到的第一眼印象,由於從水道進城,而連接水道兩側的衛城暫時還在李嵩的掌握之中,因此他並沒有見到其他城門外麵那種堅壁清野的狀況,可是城內的這些變化,對於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時間的王興國來說還是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得到的。
隨著王興國龐大船隊的最後一艘船隻開進城內的河道,河道入城口門上方那沉重的鐵柵門轟然一聲落了下來,隨後,守城的士兵帶著王興國發明的那種潛水頭盔,開始潛入水下察看水底封鎖的情況。
王興國不知道城內的官兵是從什麼地方得到潛水頭盔的製作方法的,但是很顯然的,現在這已經成為一種攻防雙方都可以使用的裝備,守城士兵這麼小心,顯然也是在防止敵方使用同樣的方法從水地下潛入城內。
王興國這次派遣了島上最大的戰船作為自己的旗艦,同時還有十艘護航的戰艦,搭乘了小富貴帶領的儀仗隊和自己的兩千多名親衛,在一艘鐵甲戰艦的保護下,浩浩蕩蕩開進城來,倒不是王興國要故意耀武揚威,而確實是為了以防萬一才這麼做的。
現在的李嵩已經不是以前的康王了,雖然還得不到李清和李皎的承認,但怎麼說,李嵩都是現在皇宮的實際主人,在天下百姓的心目中還是最正統的皇帝,所以,他的心態自然會隨之改變的,對於王興國,他肯定不會像從前那樣無條件的信任了。
雖然這次王興國為他解決一場大危機,順利的將李皎從分水島驅逐出去,並且恢複了南北的交通,但是,王興國的迅速發展壯大還是令他感到不安的,這一點從這次對王興國的封賞之中就能夠看得出來。
王興國作為江、湖兩州的大都督,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已經徹底地接手了這兩州的所有軍權,因此如果李嵩是真地想要封賞他的話,肯定會將這兩州並入他的封地的,可是實際上,李嵩對王興國的封地分配確是大有文章的,江洲是李嵩的根據地,雖然現在被王興國控製了,可是對於李嵩來說,他對自己在這個地方的影響力還是有那麼一點自信的,畢竟他並不知道,江洲所有的官員都被王興國的人替換了,而原來的那些官員現在在江洲僅僅是一個幌子而已。因此,將江州交給王興國,實際上是李嵩牽製王興國的一個手段。
而將澤州和平州交給王興國,這裏麵的問題就更大了,因為現在澤州是在李皎手中,平洲是在李清手中,因此說,現在除了江洲之外,澤州和平州都不在王興國手中,王興國要想收回自己的封地,就必須自己出兵打敗李清和李皎——李嵩直接將王興國送上了同李清和李皎的對立麵,這樣不但可以讓王興國牽製住李清和李皎,還讓王興國離不開自己的支持,從而防止他產生異心,這個一石二鳥之計李嵩使得是非常輕鬆,僅僅一道聖旨,就讓王興國徹底地陷入他們三兄弟的爭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