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這麼想,但是這一百多士兵王興國還是不打算放過的,隨著他右手再次揮動之下,這一百人也倒在了第一批敢死隊員的不遠處。
接下來讓王興國感到不解的是,敵人的指揮官又連續的派出了三批一百多人的敢死隊,當然了,這些人都在遊騎兵的打擊下刀在了血泊中。
突然,王興國明白了對方指揮官的想法,這讓他感到又羞愧又敬佩。
自己弩箭打擊的方案是事先演練好的,遊騎兵固定一個位置之後,手中的連弩瞄準的方向和角度也就固定了下來,這樣一個排好方陣的遊騎兵隊就能對一個固定的區域進行覆蓋打擊了,但現在的問題是,那些遊騎兵的陣勢都是固定的,一旦自己臨時改變打擊方向的話,整個覆蓋的區域就改變了,所以,每次射擊,那些遊騎兵都是要發射一發弩箭的,他們不直接瞄準敵人,而是利用弩箭的弧攻擊給功能對敵人進行大麵積的縱深打擊。
但這麼一來矛盾就出來了,不管敵人進入打擊區域有多少人,自己的這個方陣都要集中發射一輪,而對方的指揮官很顯然就是利用自己的這個漏洞,每次派一百名敢死隊員前來送死,以期能夠消耗自己的弩箭。這種方法,用在普通的弓箭上麵或許真得很有用,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每一個弓箭手的箭囊最多隻能攜帶二十隻弓箭,再多的話就沒有地方攜帶了。因此,如果按照自己這麼打擊的話,頂多二十輪,弓箭手必然會出現箭枝告罄的情況,到那時候,他一兩千人的代價換來同對手的肉搏戰,這個損失對於已經被困死在山穀中的他們來說是非常值得的。
但是,他們碰到的是王興國,而攻擊他們的是王興國的遊騎兵。
正常情況下,每一個遊騎兵要攜帶四個箭夾的弩箭,這個數量足以能夠給他的敵人造成難以愈合的傷痛,要知道,整整六十枚弩箭,精確打擊的話最少能夠給對方造成五十人以上的傷亡,對任何一支部隊,恐怕都不願意碰上他們。
既然看穿了對方指揮官的想法,王興國也就不屑一顧了,自己的部隊能夠進行六十輪的覆蓋打擊,這樣足能夠消滅六千名以上的敵人,相信對方的指揮官是不能承受這樣的打擊的。
想到這裏,他突然又生出了一個念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