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突如其來的消息(1 / 2)

北京,某美術學院內,青年講師林蘇蔓正在辦公室收拾桌子,準備下班。

傳達室常大爺走了進來。

“林老師,有你一封信,又是陝西安康發來的。”常大爺一邊說一邊遞信給她。

“謝謝常大爺,你給我打個電話,我去傳達室去取就好了,還麻煩你跑一趟。”林蘇蔓微笑著說。

“以前你上大學那會兒,還經常走路或騎車經過傳達室。現在,大家都買了小車,蹭地一溜煙的都跑了,找不到人,我都小半年沒見到你了吧?不過,現在寫信的人也很少了,快遞倒是特別多。”常大爺感慨道。

“這是我資助的孩子來的信,她說她考上大學了,給我寄錄取通知書複印件呢。”林蘇蔓一邊說,一邊打開信。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記得你大二的時候就開始資助這孩子吧?這都快上大學啦?好像你資助了不至一個對吧,反正每年都有好幾封陝西發來的信。”常大爺回憶著說。

“不多,也就三個,他們都在上高中了現在。”

“時間真是快啊,你看,你在這學校呆了有九年了吧?轉眼,我明年就退休啦。”常大爺一邊說一邊走向門口。

“謝謝啊,常大爺,有空多來坐坐啊。”林蘇蔓熱情地向常大爺揮手。

看完信,她打開抽屜。

抽屜裏,放著一份草擬的離婚協議書。

她看了幾眼,又放下了,鎖好抽屜,下班了。

七月的北京,煩悶而炎熱,就算到了傍晚,混濁的熱氣依然不依不饒地一浪浪地撲到臉上。路邊的老榆樹無精打采,經過一天的灼烤,隻能灰頭灰臉地垂著腰枝。

從地鐵口到家裏,隻有二百米的路。經過水果店,林蘇蔓習慣性地走進去看看有沒有新鮮特價的水果。隻兩分鍾,她拎著一小袋蘋果出來,又利索地去到隔壁的小超市買了幾種蔬菜和肉類。

到小區門口時,額頭已經有了細微地汗珠。

這是一個普通的小區,建於80年代,外牆已如同老婦人的臉,滄桑而灰暗。來來往往的人們,行色匆匆地趕往自己的目的地,顯示著小區仍充滿著人間的煙火氣。

打開家門,林蘇蔓放下手中的幾個袋子,洗了手,伸手一把抱住撲上來的三歲的女兒曹悅悅。

“你陪悅悅玩兒,我來做飯吧?”林母一邊說一邊走進廚房。

“我來吧,我來吧,媽,你帶她去樓下轉轉,二十分鍾後上來就可以吃啦。”林蘇蔓一邊說,一邊挽著衣袖,將一把青菜放在水盆裏。

“聽說小曹今天回來,我中午燉了些排骨,你等會兒燒一燒。他下午回來後,就在房間裏一直沒有出來。我等會兒吃完飯就叫你爸開車來接我,今晚我不住這裏啦。”母親輕聲的在林蘇蔓耳邊說。

林蘇蔓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估計是聞到了飯菜香,曹宇南從房間裏冒出來,坐在飯桌前,將一盤紅燒排骨吃得沒剩兩條。

林蘇蔓假裝視而不見,默默地將菜和湯從廚房端上桌。

母親帶著悅悅從樓下回來,盛好米飯,將剩下的兩條排骨分別放在林蘇蔓和曹悅悅的碗裏。

飯桌上,氣氛一如繼往地壓抑。大家都在默默地塞著食物,連活潑的悅悅也變得十分地乖巧。

沉默寡言的丈夫開口了:“我二年前申請了移民,體檢通知下來了。”他的眼睛並沒有看著妻子,繼續麵無表情默默地咀嚼。

林蘇蔓被這毫無征兆的消息吃了一驚,她望著他,語氣盡量平緩地說:“什麼?移民?怎麼都沒有聽你提起過?”

林母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將視線落在女婿的臉上。

“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所以就沒有提,這不,剛接到移民局通知說是要體檢,估計十有八九是有戲了。”曹宇南的臉上,依舊看不出任何波瀾,平靜如常。

“你最近不是剛升職了嗎?我聽你同事李姐說的,老板挺器重你的啊!銷售總監,帶整個華北地區的團隊,多難得的機會啊。”林蘇蔓還是不能理解丈夫的決定,驚訝地看著他。

“是挺器重我的,但那都是我努力拚命換來的,辦公室政治太複雜了!你這種呆在學校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挺沒勁的!”他有些不耐煩起來,放下碗筷,飯也沒有吃完,徑直走到自己的房間,將自己關在裏麵。

家裏的空氣越發的凝重,林母也突然沒有了胃口,放下碗筷,歎了口氣,小聲地對女兒說:“他是不是在公司遇到什麼煩心事兒了?要說頭腦和業務能力,他是挺厲害的,就是不太會搞人際關係。”

林蘇蔓沒有接母親的話,默默地往嘴裏扒著飯。突然,她問母親:“對了,堂哥小哲不是移民到加拿大好幾年了嗎?情況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