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在加工過程中要經過很多工序。其中火柴頭是用硫、磷、鬆香等製成。火柴棍在蘸取這些化學藥液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硫、磷、鬆香等粉末的汙染;另外在裝盒的過程中會受裝盒機器油的汙染。因此看似幹淨的火柴棍其實是被多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汙染的,用它來剔牙是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經常這樣做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消滅流感病毒宜多用茶水漱口
經常飲茶和用茶水漱口可以殺菌、潔口、堅齒,已為古人的實踐經驗和現代的醫學、茶葉生物化學試驗所證實。宋代精通茶道的蘇軾在《東坡日記》中有一段以茶漱口的精辟文字:“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則濃茶漱口,煩膩即去,麵脾胃不知。凡肉之在齒間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縮,不覺脫去,不煩刺挑也。”蘇軾這段養生之道,給人們以啟示,每餐後以所泡之濃茶漱口,不僅有利於口腔衛生,且能防病堅齒。
為什幺經常飲茶或以濃茶漱口,可以防病堅齒呢?這是因為濃茶中含有較多的氟化物和較多的咖啡堿。而氟離子具有防齲齒、堅骨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還表明,如果每人每天飲用10克茶葉,就可以防止齲齒的發生。
4.勤洗手防病毒
通常老百姓都認為,病毒和細菌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空氣傳播,但實際上,正常人通過接觸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而染病是目前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因此,在外工作學習一天的人們,有可能接觸到大量的不潔物質,回家首先要搞好個人衛生。出門在外,人們也要注意,盡量避免和一些與大量人體接觸的物體“親密交流”,比如人民幣、公用電話等。
日常生活需注意,以下10種情況需要洗手:
飯前飯後;便前便後;吃藥之前;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後;做完掃除工作之後;接觸錢幣之後;接觸別人之後;在室外玩耍沾染了髒東西之後;戶外運動、作業、購物之後;抱孩子之前;與患者接觸後、接觸過傳染物品的更要經過消毒液反複洗;觸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後應洗手;接觸公用對象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公共電話後要洗手;從外麵回家後要洗手。
洗手有三個環節不能忽視:一是要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等部位,務必將其中的汙垢去除。二是要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的部位,因為手上戴了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汙納垢的“特區”,稍不注意就會使細菌“漏網”。三是注意隨時清洗水龍頭開關。因為洗手前開水龍頭時,髒手實際上已經汙染了水龍頭開關。
還要注意,開關處也要用手打上肥皂沫兒摩擦一會兒,再用雙手捧水衝洗幹淨,然後再關水龍頭。如果用的是“腳踏式”或“感應式”開關,則省事多了。手洗淨後,一定要用幹淨的個人專用毛巾、手絹或一次性消毒紙巾擦幹雙手,並勤換毛巾。如果用髒毛巾或髒手絹,甚至用衣服擦手,實際上會造成“二次汙染”。有的洗手間裝有“自動幹手器”,洗淨後及時把濕手烘幹,當然更好;如果上述條件都不具備,讓濕手自動“晾幹”,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5.用熱水袋裏的水洗臉不好
冬天很多人有著用熱水袋裏的水洗臉的習慣,認為這樣既環保,又節約。其實,這種做法是有礙身體健康的。
熱水袋一般是橡膠製成的,橡膠製品在加工過程中,必須摻入各種添加劑,才能使製品耐磨、耐熱、耐彎曲和富有彈性。這些添加劑在熱水袋使用過程中,隨著老化和熱水的浸泡,會從橡膠製品中析出,因而熱水袋裏的水含有雜質和有毒物質,用它洗臉,對臉部皮膚的美容保健不利,還常會引起皮膚過敏。
熱水袋製作原料中摻有硫化劑、增強劑、著色劑、防老化劑等,這些添加劑在使用中,伴隨熱水浸泡,會從橡膠中分解出來。因此,熱水袋內的水不僅氣味難聞,且刺激皮膚,不能用來洗臉,更不可以隨意飲用。
不要共享毛巾洗臉盆
有些家庭習慣混用毛巾、臉盆、刷牙杯等洗漱用品,幾個人用一盆水洗手洗臉,再共享一塊毛巾擦拭,美其名曰“髒水不髒手”。其實,洗臉或洗手的時候,髒東西就要留在水裏,如果家裏有一個人患上傳染病,病菌很可能通過共享的臉盆或毛巾傳染給其他人。因此,要盡量用流動的水洗手洗臉,臉盆一定要單獨使用;不與他人混用毛巾、牙刷、剃須刀等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