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個人的生活習慣決定壽命(1 / 2)

1.醫學證明:個人壽命九成取決於生活習慣

從胚胎細胞分裂係數分析,專家發現人類細胞分裂次數是50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是2.4年,據此醫學界斷言:人類壽命理論應在120~160歲。但是,目前地球上絕大多數人的壽命都在100歲以下,僅有極少數人活過100歲。現實的情況是,應該活到120歲卻隻活到70歲,整整少活了50歲;本應該70~80歲時很健康,可現在好多人40歲就不健康,50歲患心腦血管疾病,60歲就死了,整整提前了50年得病,提前50年死亡。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沒有達到理論上的壽命呢?過去人們認為是醫療水平太差,物質水平低下;進入21世紀後,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醫療和醫藥都很發達了,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長壽人數卻並不見顯著增長。現代生命科學證明,人的禍福與健康長壽的關鍵不在於財富與用藥,而多在於習慣與修養。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過一個眾多醫學專家研究的成果:影響健康的四大基本因素,一是父母遺傳,占15%;二是環境因素,占17%(其中社會環境占10%,自然環境占7%);三是醫療條件,占8%;四是個人的生活習慣,占60%。這裏父母遺傳及環境因素屬個人不可控因素,而醫療條件及個人生活習慣,屬可控因素,兩者相加達68%。而在這68%中,個人生活方式相當於可控因素的88%,也就是說:個人壽命將近九成取決於個人生活習慣。因此,盡早養成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是改善人們健康狀態的最根本方法。

同樣是人,有人長壽,有人短命。生命隻有一次,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去延長我們的壽命,全在自己。養成好的習慣是儲存健康,放縱不良陋習是透支生命。

2.美國科學家總結出的壽命公式

美國的科學家通過研究各種對人體有益的舉止和對身體不利的行為後,根據醫學方麵的臨床經驗,總結出計算大致壽命的公式。

如果您是一位男性,請以86歲作為基數,依次回答以下問題並計算;如果您是一位女性,請以89歲為基數。現在開始計算:

(1)結婚:婚姻生活會讓男性的壽命延長3年,對女性則沒有影響;

(2)壓力過大:過大的壓力會使壽命縮短3年;

(3)與親人長期分離:壽命減少0.5年;

(4)每天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休息不好,壽命減少1年;

(5)超負荷工作:過量勞作,壽命減少1年;

(6)認為自己可能病了,或覺得自己老了:壽命減少1年;

(7)每天吸10根煙:壽命減少5年;每天吸40根煙:壽命減少15年!

(8)每天飲茶一杯:壽命延長0.5年;每天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壽命減少0.5年;

(9)每天飲用啤酒超過3杯,或含酒精的飲品超過3杯,或4杯白酒:壽命減少7年;

(10)不刷牙:衛生習慣不好,壽命減少1年;

(11)不采取任何防曬措施、頻繁曬日光浴:壽命減少1年;